博客 (9)

驾驶自动化等级与划分要素的关系

分级名称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动态驾驶任务接管设计运行条件
0 级应急辅助驾驶员驾驶员及系统驾驶员有限制
1 级部分驾驶辅助驾驶员和系统驾驶员及系统驾驶员有限制
2 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驾驶员及系统驾驶员有限制
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系统动态驾驶任务接管用户(接管后成为驾驶员)有限制
4 级高度自动驾驶系统系统系统有限制
5 级完全自动驾驶系统系统系统无限制*
* 排除商业和法规因素等限制。

摘自:《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


部分车企驾驶安全与辅助、智能领航和泊车辅助系统简介

问界

        新M5 全系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包含智驾领航辅助(NCA)、车道巡航辅助(LCC)、车道巡航辅助增强(LCC Plus)、全向防碰撞系统(CAS)、智能泊车辅助(APA)、遥控泊车辅助(RPA)、代客泊车辅助(AVP)、哨兵模式等功能。部分高阶智驾功能需付费开通,如城区智驾领航辅助(City NCA)、城区车道巡航辅助增强(City LCC Plus)、代客泊车辅助(AVP)等。

参考:问界 M5 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阿维塔

驾驶安全与辅助:

        前向碰撞预警(FCW)、自动紧急制动(AEB)、异形障碍物自动紧急制动(GAEB)、低速自动紧急制动(LAEB)、前向横穿碰撞预警(FCTA)、前向横穿碰撞制动(FCTB)、后向碰撞预警(RCW)、后向横穿碰撞预警(RCTA)、后向横穿碰撞制动(RCTB)、后向自动紧急制动(RAEB)、交通标志识别(TSR)、交通信号灯识别(TLR)、超速告警(TSA)、开门预警(DOW)、车道偏离预警(LDW)、盲区监测预警(BSD)、车道保持辅助(LKA)、紧急车道保持辅助(ELKA)、侧向障碍物防碰撞(LOCP)、自适应巡航辅助(ACC)、高速车道巡航辅助 (Highway LCC)

智能领航系统:

        高速智驾领航辅助 (Highway NCA)、城区车道巡航辅助 (City LCC)、城区智驾领航辅助 (City NCA)

智能泊车辅助系统:

        智能泊车辅助(APA)、遥控泊车辅助(RPA)、代客泊车辅助(AVP)

其中,ADS高阶功能包需付费购买,包含城区智驾领航辅助 (City NCA)与代客泊车辅助(AVP)。

参考:阿维塔 12 参数配置表


蔚来

智能驾驶-安全辅助:

        前向碰撞预警 (FCW)、自动紧急制动 (AEB)、车辆盲区监测 (BSD)、变道盲区预警 (LCA)、侧方开门预警 (DOW)、后方穿行预警带制动 (RCTA-B)、前方穿行预警带制动 (FCTA-B)、车道偏离预警 (LDW)、车道保持辅助 (LKA)、紧急主动停车(EAS)、紧急车道保持 (ELK)、全场景误加速抑制辅助 (MAI+)、增强型驾驶员感知系统 (ADMS)、通用障碍物预警及辅助 (GOA)、增强型自动紧急转向 (AES)

智能驾驶-泊车辅助:

        视觉融合泊车辅助 (S-APA with Fusion)、换电站泊车辅助 (PSAP)、车辆近距召唤 (NBS)、遥控泊车辅助 (RPA)

智能驾驶-辅助驾驶:

        车道居中辅助 (LCC)、转向灯控制变道 (ALC)、智能自适应巡航 (i-ACC)、道路标识识别 (TSR)、动态环境模拟显示 (ESD)、视觉融合起步提醒 (AGN)

蔚来智能驾驶NAD服务:

        智能驾驶NAD服务(覆盖部分城区道路、封闭高速道路的智能驾驶体验)、低速及泊车智能驾驶NAD服务(支持领航泊车、智能召唤等功能体验)、全域领航辅助 (NOP+)(支持高速、城市快速路、城区道路、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等体验)

参考:NIO ES6 详细配置表


小米

Xiaomi Pilot Pro:高速领航辅助(NOA)、智能泊车辅助(APA)、车道居中辅助(LCC)、代客泊车辅助(AVP)

Xiaomi Pilot Max:城市领航辅助(NOA)

参考:小米智能驾驶 Xiaomi Pilot


特斯拉

基本版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

        主动巡航控制、自动辅助转向

增强版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

        自动变道、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自动泊车、召唤功能、智能召唤功能

完全自动驾驶功能 FSDFull-Self Driving(简称“FSD”)

        交通信号灯和停车标志控制、在城市街道自动辅助转向等。2024年3月31日,特斯拉向美国部分用户推送FSD V12(Supervised)版本。

参考:Model 3 车主手册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

xoyozo 7 个月前
1,795

核心文件路径:/theme/html/demo*/src/js/components/core.datatable.js

所有参数的默认值见该文件 3369 行起。

data:

属性 功能
type 数据源类型 local / remote
source 数据源 链接或对象(见下方)
pageSize 每页项数 默认 10
saveState 刷新、重新打开、返回时仍保持状态 默认 true
serverPaging 是否在服务端实现分页 默认 false
serverFiltering 是否在服务端实现筛选 默认 false
serverSorting 是否在服务端实现排序 默认 false
autoColumns 为远程数据源启用自动列功能 默认 false
attr

data.source:

属性 功能
url 数据源地址
params 请求参数
query: {
}
headers 自定义请求的头
{
    'x-my-custom-header': 'some value',
    'x-test-header': 'the value'
}
map 数据地图,作用是对返回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定位
function (raw) {
    console.log(raw)
    // sample data mapping
    var dataSet = raw;
    if (typeof raw.data !== 'undefined') {
        dataSet = raw.data;
    }
    return dataSet;
}

layout:

属性 功能
theme 主题 默认 default
class 包裹的 CSS 样式
scroll 在需要时显示横向或纵向滚动条 默认 false
height 表格高度 默认 null
minHeight 表格最小高度 默认 null
footer 是否显示表格底部 默认 false
header 是否显示表头 默认 true
customScrollbar 自定义的滚动条 默认 true
spinner Loading 样式
{
	overlayColor: '#000000',
	opacity: 0,
	type: 'loader',
	state: 'primary',
	message: true,
}
icons 表格中的 icon
{
	sort: {
	    asc: 'flaticon2-arrow-up', 
	    desc: 'flaticon2-arrow-down'
	},
	pagination: {
		next: 'flaticon2-next',
		prev: 'flaticon2-back',
		first: 'flaticon2-fast-back',
		last: 'flaticon2-fast-next',
		more: 'flaticon-more-1',
	},
	rowDetail: {
	    expand: 'fa fa-caret-down', 
	    collapse: 'fa fa-caret-right'
	},
}
sortable 是否支持按列排序 默认 true
resizable
是否支持鼠标拖动改变列宽 默认 false
filterable 在列中过滤 默认 false
pagination
显示分页信息 默认 true
editable
行内编辑 默认 false
columns
见本文下方
search
搜索
{
	// 按回车键确认
	onEnter: false,
	// 文本内容
	input: null,
	// 搜索延时
	delay: 400,
	// 键名
	key: null
}

layout.columns:

属性 功能 解释
field 字段名 对应 JSON 的属性名,点击表头时作为排序字段名
title 表头名 显示在表格头部
sortable 默认排序方式 可选:'asc' / 'desc'
width 单元格最小宽度 值与 CSS 值一致,填数字时默认单位 px
type 数据类型 'number' / 'date' 等,与本地排序有关
format 数据格式化 例格式化日期:'YYYY-MM-DD'
selector 是否显示选择框 布尔值或对象,如:{ class: '' }
textAlign 文字对齐方式 'center'
overflow 内容超过单元格宽度时是否显示 'visible':永远显示
autoHide 自适应显示/隐藏 布尔值
template 用于显示内容的 HTML 模板 function(row) { return row.Id; }
sortCallback 排序回调 自定义排序方式,参 local-sort.js

其它:

属性 功能 解释
translate 翻译

参 core.datatable.js 3512 行,简体中文示例:

translate: {
    records: {
        processing: '加载中...',
        noRecords: '没有找到相关内容',
    },
    toolbar: {
        pagination: {
            items: {
                default: {
                    first: '首页',
                    prev: '前一页',
                    next: '后一页',
                    last: '末页',
                    more: '更多',
                    input: '请输入跳转页码',
                    select: '设置每页显示项数',
                },
                info: '当前第 {{start}} - {{end}} 项 共 {{total}} 项',
            },
        },
    },
},


extensions

暂时没有找到对字符串内容进行自动 HTML 编码的属性,这可能带来 XSS 攻击风险,在 remote 方式中必须在服务端预先 HtmlEncode。即使在 layout.columns.template 中进行处理也是无济于事,恶意代码会在 ajax 加载完成后立即执行。


方法和事件:待完善。


更多信息请查询官方文档:https://keenthemes.com/keen/?page=docs&section=html-components-datatable

xoyozo 4 年前
4,723

关键词:prefers-color-scheme


方案一:CSS

媒体查询为开发者提供了系统主题检测的属性:prefers-color-scheme,有三个可用的值:no-preferencelightdark

/* light mode */
@media (prefers-color-scheme: light) {
    body {
        background-color: #f0f0f0;
    }
}

/* dark mode */
@media (prefers-color-scheme: dark) {
    body {
        background-color: #3e3e3e;
        color: #fff;
    }
}


方案二:JS

if (window.matchMedia && window.matchMedia('(prefers-color-scheme: dark)').matches) {
    // dark mode
}


转自 十界 5 年前
4,590

使用 JS 根据屏幕宽度来计算页面尺寸和字体大小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rem 单位是跟随网页根元素的 font-size 改变而自动改变的,是一个相对的长度单位,非常适合在不同手机界面上自适应屏幕大小。 


一般的手机浏览器的默认字体大小为 16px。即:

:root { font-size: 16px; } /* 在 HTML 网页中,:root 选择器相当于 html */

也就是说,如果我定义一个宽度为 1rem,那么它的实际宽度为 16px。反过来说,如果设计稿宽度为 1000px,那么相当于 1000÷16=62.5‬rem。因此,我们设置一个 62.5rem 的宽度,即可正常显示 1000px 的设计效果。


为了适应不同屏幕尺寸的手机,只需按比例换算更改 :root 的 font-size 即可。这个比例是由“窗口宽度 ÷ 设计稿宽度”得到的,姑且称它为“窗设比”。

以 iPhone X 逻辑宽度 375px 为例,设计稿宽度 1000px 时,窗设比为:0.375。:root 的 font-size 将会被重置为 16 * 0.375 = 6px。上面的 62.5rem 宽度将对应 iPhone X 宽度为 62.5 * 6 = 375px,正好是屏幕逻辑宽度。


根据这个思路,理论上,我们只需要使用 CSS 将 :root 的 font-size 设置为 1px,然后使用 JS 重置为与“窗设比”相乘的积(本例中将被重置为 0.375px)。这样,我们可以不通过换算,只需要更改单位,将设计稿中的 500px 直接写入到 CSS 为 500rem,即可实现在 iPhone X 上显示逻辑宽度为(500 * 0.375 =)187.5px,即设计稿中的 1/2 宽度对应到屏幕上 1/2 的宽度。


实际上,部分安卓手机(如华为某旗舰机)不支持 :root 的 font-size 小于 12px,其它一些浏览器也会出现小于 12px 的文字以 12px 显示。


为了避免在任何环节出现小于 12px 的 font-size 值,且不增加设计稿尺寸到 CSS 数值的换算难度,我们设计了以下思路:

  1. 约定“设样比(设计稿的 px 值与 CSS 的 rem 值的比)”为 100;

  2. 使用 JS 将 :root 的 font-size 重置为“设样比”与“窗设比(窗口宽度 ÷ 设计稿宽度)”的乘积;

  3. 计算 CSS 时的 rem 值只需从设计稿中获取 px 值再除以“设样比”100 即可。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不用要求设计师必须按多少尺寸来设计,当然按主流尺寸来建议是可行的。


完整代码(jQuery 版):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user-scalable=0" />
    <title>Index</title>
    <style>
        body { margin: 0; text-align: center; }
        #app { margin: 0 auto; background-color: #EEE; display: none; }
        /* 长度计算方法:从设计稿获得长度(例如 160px),除以 px2rem 值(本例为 100),得到 1.6rem */
        .whole { background-color: #D84C40; width: 10rem; }
        .half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
        .half2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margin-left: 5rem; }
    </style>
</head>
<body>
    <div id="app">
        <div class="whole">100%</div>
        <div class="half">50%</div>
        <div class="half2">50%</div>
    </div>
    <script src="https://cdn.bootcdn.net/ajax/libs/jquery/3.5.1/jquery.min.js"></script>
    <script>
        // [函数] 重置尺寸
        function fn_resize() {
            // 设计稿宽度(px)
            var designsWidth = 1000;
            // 约定的“设计稿 px 值与 CSS rem 值的比”,为方便计算,一般无需改动
            var px2rem = 100;
            // 限制 #app 的最大宽度为设计稿宽度
            $('#app').css('max-width', designsWidth).css('min-height', $(window).height());
            // 重置 :root 的 font-size
            var appWidth = Math.min($(window).width(), designsWidth);
            $(':root').css('font-size', px2rem * appWidth / designsWidth);
            $('#app').show();
        }
        // 页面加载完成后重置尺寸
        $(fn_resize);
        // 改变窗口大小时重置尺寸
        $(window).resize(fn_resize);
    </script>
</body>
</html>

完整代码(Vue2 版):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user-scalable=0" />
    <title>Index</title>
    <style>
        body { margin: 0; text-align: center; }
        #app { margin: 0 auto; background-color: #EEE; }
        /* 长度计算方法:从设计稿获得长度(例如 160px),除以 px2rem 值(本例为 100),得到 1.6rem */
        .whole { background-color: #D84C40; width: 10rem; }
        .half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
        .half2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margin-left: 5rem; }
    </style>
</head>
<body>
    <div id="app" v-bind:style="{ maxWidth: designsWidth + 'px', minHeight: appMinHeight + 'px' }" style="display: none;" v-show="appShow">
        <div class="whole">100%</div>
        <div class="half">50%</div>
        <div class="half2">50%</div>
        <div>appWidth: {{ appWidth }}</div>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2"></script>
    <script>
        var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 设计稿宽度(px)
                designsWidth: 1000,
                // 约定的“设计稿 px 值与 CSS rem 值的比”,为方便计算,一般无需改动
                px2rem: 100,
                // #app 的 width
                appWidth: 0, // 勿改
                appMinHeight: 0, // 勿改
                appShow: false, // 勿改
            },
            mounted: function () {
                // 页面加载完成后重置尺寸
                this.fn_resize();
                const that = this;
                // 改变窗口大小时重置尺寸
                window.onresize = () => {
                    return (() => {
                        console.log('RUN window.onresize()');
                        that.fn_resize();
                    })();
                };
            },
            watch: {
                // 侦听 appWidth 更改 root 的 font-size
                appWidth: function () {
                    console.log('RUN watch: appWidth');
                    var root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tml")[0];
                    root.style.fontSize = (this.px2rem * this.appWidth / this.designsWidth) + 'px';
                    this.appShow = true;
                }
            },
            methods: {
                fn_resize: function () {
                    console.log('RUN methods: fn_resize()');
                    this.appWidth = Math.min(document.body.clientWidth, this.designsWidth);
                    this.appMinHeigh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
                }
            }
        });
    </script>
</body>
</html>

完整代码(Vue3 版):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user-scalable=0" />
    <title>Index</title>
    <style>
        body { margin: 0; text-align: center; }
        #app > div { display: none; margin: 0 auto; background-color: #EEE; }
        /* 长度计算方法:从设计稿获得长度(例如 160px),除以 px2rem 值(本例为 100),得到 1.6rem */
        .whole { background-color: #D84C40; width: 10rem; }
        .half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
        .half2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margin-left: 5rem; }
    </style>
</head>
<body>
    <div id="app">
        <div style="display: none;" v-bind:style="{ maxWidth: designsWidth + 'px', minHeight: appMinHeight + 'px', display: appShow ? 'block' : 'none' }">
            <div class="whole">100%</div>
            <div class="half">50%</div>
            <div class="half2">50%</div>
            <div>appWidth: {{ appWidth }}</div>
        </div>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3"></script>
    <script>
        const app = Vue.createApp({
            data: function () {
                return {
                    // 设计稿宽度(px)
                    designsWidth: 1000,
                    // 约定的“设计稿 px 值与 CSS rem 值的比”,为方便计算,一般无需改动
                    px2rem: 100,
                    // #app 的 width
                    appWidth: 0, // 勿改
                    appMinHeight: 0, // 勿改
                    appShow: false, // 勿改
                }
            },
            mounted: function () {
                // 页面加载完成后重置尺寸
                this.fn_resize();
                const that = this;
                // 改变窗口大小时重置尺寸
                window.onresize = () => {
                    return (() => {
                        console.log('RUN window.onresize()');
                        that.fn_resize();
                    })();
                };
            },
            watch: {
                // 侦听 appWidth 更改 root 的 font-size
                appWidth: function () {
                    console.log('RUN watch: appWidth');
                    var root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tml")[0];
                    root.style.fontSize = (this.px2rem * this.appWidth / this.designsWidth) + 'px';
                    this.appShow = true;
                }
            },
            methods: {
                fn_resize: function () {
                    console.log('RUN methods: fn_resize()');
                    this.appWidth = Math.min(document.body.clientWidth, this.designsWidth);
                    this.appMinHeigh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
                }
            }
        });
        const vm = app.mount('#app');
    </script>
</body>
</html>


示例中 CSS 初始 :root 的 font-size 为 16px(一个较小值,防止页面加载时瞬间出现大号文字影响用户体验),经过 fn_resize 后,:root 的 font-size 被设置为(100 * 375 / 1000 =)37.5px(iPhone X 中),那么宽度为 1000px 的设计稿中的 500px 换算到 CSS 中为 5rem,也即 37.5 * 5 = 187.5px,就是 iPhone X 的屏幕宽度的一半。

示例中 id 为 app 的 div 是用来在 PC 浏览器中限制页面内容最大宽度的(类似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如果网页不需要在 PC 端显示,jQuery 版代码中的 $('#app').width() 可以用 $(window).width() 来代替。

这个 div#app 一般设计有背景色,用于在宽度超过设计稿的设备上显示时区别于 body 的背景。但是当网页内容不超过一屏时,div#app 高度小于窗口,示例中与 appMinHeight 相关的代码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示例中 div#app 隐藏/显示相关代码用于解决在页面加载初期由于 font-size 值变化引起的一闪而过的排版错乱。

image.png


最后补充一点,如果改变窗口大小时涉及执行耗时的操作,为避免页面卡顿,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添加函数防抖: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js-function-anti-shake

xoyozo 5 年前
5,993

Orbi 型号命名规则:

套装:RBK

主体:RBR

分身:RBS、RBW 等


套装对比:


小米 Mesh

RBK13

RBK20

RBK30

RBK40

RBK50

CPU

高通 IPQ4019 四核 717MHz

四核 710MHz

ROM

128MB

-

-

-

-

-

内存 RAM

256MB DDR3

512MB

闪存 Flash

-

256MB

4GB

包装内容

2 个(不分子母)

1 个 RBR10

1 个 RBS10

1 个 RBR20

1 个 RBS20

1 个 RBR40

1 个 RBW30 插墙式

1 个 RBR40

1 个 RBS40

1 个 RBR50

1 个 RBS50

速度

AC1300 双频

1300Mbps 电力线

1000M 有线

AC1200 双频段 

2.4GHz 300Mbps+5GHz 866Mbps

三频

AC2200 本体

AC2200 分身

 (866回程+866+400Mbps)

三频

AC3000 本体

AC3000 分身

(1733回程+866+400Mbps)

本体端口

每个主机 3 个 WAN/LAN 自适应以太网端口

1 WAN & 1 LAN

1 WAN & 1 LAN

1 WAN & 3 LAN

1 WAN & 3 LAN & 1 USB 2.0

分身端口

-

2 LAN

-

4 LAN

4 LAN & 1 USB 2.0

天线

4根

6根

以太网回程

支持
(互联网 → 主 mesh → 交换机 → 子 mesh)


支持
(RBW30 无 LAN 口,不能组成有线回程)

Daisy Chain Topology 菊花链

支持

Beamforming 波束成形

支持

MU-MIMO

支持

802.11k/v 快速漫游

支持

802.11r 快速漫游

不支持

802.11ax(Wi-Fi 6)

不支持

AP 模式

不支持


支持

关闭 WiFi 双频合一

原厂不支持,小米和 RBK50 可通过修改实现,分离后有线回程可能会失效

IPv6

支持

带机量

248






覆盖范围

-

418 平方米

250 平方米

200 平方

250 平方米

350 平方米

官网价

999

229.99 美元

-

-

-

-

京东自营

999


RBK20:949~1999
RBK23:1399~2999

RBK30:1499~1999

RBK40:2699

RBK50:2499~2999
RBK53:3499~3999

京东旗舰

-


RBK20:999
RBK23:1499

RBK30:2099

RBK40:2799

RBK50:2599
RBK53:3599

天猫旗舰店

999


RBK20:999
RBK23:1299

RBK30:1399

-

RBK50:2799
RBK53:3799

其它天猫店

969 苏宁易购


-

RBK30:1288

RBK40:1699

-

优势

管理功能丰富。

配合米家APP 设置小米智能家居设备入网时,无需手动输入密码,入网更便捷。

网口盲插,不分子母。后续再扩展两个分身时可直接购买套装充当两个分身,相对于 Orbi 购买两个分身要节省成本。


三频。

性能稳定。

大内存


分体价格:

  • 本体 RBR20:599

  • 本体 RBR40:999

  • 本体 RBR50:999 活动

  • 分身 RBS20:699

  • 分身 RBW30 插墙:999

  • 分身 RBS40:1099

  • 分身 RBS50:1449

  • 分身 RBS50Y 室外:未知


价格采自2019年8月


主体/分身 匹配:

  • 分身 RBS20 可作为 RBR20, RBR40 or RBR50 的卫星

  • 分身 RBW30 可作为 RBR40 or RBR50 的卫星

  • 分身 RBS40 可作为 RBR40 or RBR50 的卫星

  • 分身 RBS50 可作为 RBR50 的卫星

  • 分身 RBS50Y 可作为 RBR50 or RBR40 or SRR60 的卫星


image.png


  • RBK13 = 1个 RBR10 + 2个 RBS10

  • RBK20 = 1个 RBR20 + 1个 RBS20

  • RBK23 = 1个 RBR20 + 2个 RBS20

  • RBK30 = 1个 RBR40 + 1个 RBW30

  • RBK33 = 1个 RBR40 + 2个 RBW30

  • RBK40 = 1个 RBR40 + 1个 RBS40

  • RBK43 = 1个 RBR40 + 2个 RBS20

  • RBK44 = 1个 RBR40 + 3个 RBS20

  • RBK50 = 1个 RBR50 + 1个 RBS50

  • RBK53 = 1个 RBR50 + 2个 RBS50


扩展阅读:Mesh 路由器有线回程布线方案

xoyozo 5 年前
16,015

本文讲述使用网页开发适用于宴会、活动、年会现场 LED 大屏幕显示抽奖、抢楼、游戏、视频等互动界面,通过在浏览器中打开后 F11 全屏投影到大银幕上。


设计思路:

  1. 为了保证最佳的显示效果,设计稿的尺寸按大屏幕的“宽高比”来做(本文以4米*3米的大银幕为例,设计稿以800*600像素为例)。

  2. 由于电脑的视频输出分辨率很有可能与大银幕的宽高比不同,那么我们全屏投影后会界面会有变形,但是投影设备接收到电脑视频信号后再全屏显示到大银幕时,界面又会变回正常。

  3. 按设计稿的尺寸开发网页,并使用 CSS3 的 scale 实现整体伸缩,目的是自适应窗口尺寸来全屏显示内容,无留白、无裁切。整体拉伸的要求是文字、图片、背景、间距、iframe 等所有元素以统一的比例拉伸,无错位。

  4. 网页上通过 JS 设置一些快捷键来实现页面展示内容的切换。

  5. 若投影设备功能有限或操作员水平有限等原因导致无法顺利设置输入输出分辨率时,网页可设置 x 轴和 y 轴两个方向的伸缩系数、定位偏移量等,更灵活地实现完美投影需求。


开发要点:

  • 网页尺寸按设计稿来定(以 800x600 为例)。

  • 使用 CSS3 的 transform 的 scale 来实现缩放,以电脑显示器分辨率 1920x1080,宽放大 1920/800 倍,高放大 1080/600 倍,即可将设计稿全屏展示到电脑显示器上。为了更灵活,我们使用窗口大小来代替显示器分辨率,这样不管怎么改变窗口大小或者全屏,设计稿都能完整地显示在窗口上。

  • 在页面初始化和窗口尺寸变化时重新调整设置上述比例。


代码参考:

xoyozo 6 年前
8,965

http://npoi.codeplex.com/documentation

免费,开源,无需安装 Office,功能强大,兼容性好,使用方便,可以在 Visual Studio 的 NuGet 管理器中直接搜索安装。

导出 Excel 简单示例:

HSSFWorkbook book = new HSSFWorkbook();
ISheet sheet = book.CreateSheet("工作表1");

IRow r0 = sheet.CreateRow(0);
r0.CreateCell(0).SetCellValue("行1列1");
r0.CreateCell(1).SetCellValue("行1列2");

IRow r1 = sheet.CreateRow(1);
r1.CreateCell(0).SetCellValue("行2列1");
r1.CreateCell(2).SetCellValue("行2列3");

MemoryStream ms = new MemoryStream();
book.Write(ms);
Response.AddHeader("Content-Disposition", string.Format("attachment; filename={0}.xls", "文件名"));
Response.BinaryWrite(ms.ToArray());
Response.End();
book = null;
ms.Close();
ms.Dispose();

字体相关:

ICellStyle style = book.CreateCellStyle();
IFont font = book.CreateFont();
font.FontHeightInPoints = 20; // 字体大小
font.Color = HSSFColor.White.Index; // 字体颜色
style.SetFont(font);
style.FillForegroundColor = HSSFColor.Red.Index; // 背景色
style.FillPattern = FillPattern.SolidForeground;
cell.CellStyle = style;

合并单元格:

CellRangeAddress cra = new CellRangeAddress(r - 1, r - 1, c - 1, c);
sheet.AddMergedRegion(cra);

宽度自适应:

for (int i = 1; i < c; i++) {
  sheet.AutoSizeColumn(i);
}

函数:

cell.SetCellFormula("SUM(B2:B4)");

顺便提一句,ICellStyle 和 IFont 最好一种样式一个变量先定义好再用,不要在循环里疯狂地 Create,否则超出数量(512个)会导致样式失效。

其它参考:http://www.ez2o.com/Blog/Post/csharp-Excel-NPOI-Font-Style

 

 

xoyozo 8 年前
6,183

1. 跨子域的iframe高度自适应

2. 完全跨域的iframe高度自适应

 

同域的我们可以轻松的做到

1. 父页面通过iframe的contentDocument或document属性访问到文档对象,进而可以取得页面的高度,通过此高度值赋值给iframe tag。

2. 子页面可以通过parent访问到父页面里引入的iframe tag,进而设置其高度。

 

但跨域的情况则不允许对子页面或父页面的文档进行访问(返回undefined),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打通或间接打通这个壁垒。

 

一、跨子域的iframe高度自适应

比如 'a.jd.com/3.html' 嵌入了 'b.jd.com/4.html',这种跨子域的页面

3.ht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1.html</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document.domain = 'jd.com'

    </script>

  </head>

  <body>

     <iframe id="ifr" src="b.jd.com/4.html" frameborder="0" width="100%"></iframe>

  </body>

</html>

4.ht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2.html</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document.domain = 'jd.com'

    </script>

  </head>

  <body>

     <p>这是一个ifrmae,嵌入在3.html里 </p>

     <p>根据自身内容调整高度</p>

     <p>a</p><p>a</p><p>a</p><p>a</p><p>a</p><p>a</p><p>a</p><p>a</p>

<script>

    // 计算页面的实际高度,iframe自适应会用到

    function calcPageHeight(doc) {

        var cHeight = Math.max(doc.body.clientHeight, doc.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

        var sHeight = Math.max(doc.body.scrollHeight, doc.documentElement.scrollHeight)

        var height  = Math.max(cHeight, sHeight)

        return height

    }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var height = calcPageHeight(document)

        parent.document.getElementById('ifr').style.height = height + 'px'     

    }

</script>

  </body>

</html>

可以看到与上一篇对比,只要在两个页面里都加上document.domain就可以了

 

二、完全跨域的iframe高度自适应

分别有以下资源

  • 页面 A:http://snandy.github.io/lib/iframe/A.html
  • 页面 B:http://snandy.github.io/lib/iframe/B.html
  • 页面 C:http://snandy.jd-app.com
  • D.js:http://snandy.github.io/lib/iframe/D.js

这四个资源有如下关系

1. A里嵌入C,A和C是不同域的,即跨域iframe

2. C里嵌入B,C和B是不同域的,但A和B是同域的

3. C里嵌入D.js,D.js放在和A同域的项目里

 

通过一个间接方式实现,即通过一个隐藏的B.html来实现高度自适应。

A.html

嵌入页面C: http://snandy.jd-app.com 

1

2

3

4

5

6

7

8

9

10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A.html</title>

  </head>

  <body>

    <iframe id="ifr" src="http://snandy.jd-app.com" frameborder="0" width="100%"></iframe>

  </body>

</html>

 

B.html

嵌入在C页面中,它是隐藏的,通过parent.parent访问到A,再改变A的iframe(C.html)高度,这是最关键的,因为A,B是同域的所以可以访问A的文档对象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B.html</title>

  </head>

  <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var isSet = false

            var inteval = setInterval(function() {

                var search = location.search.replace('?''')

                if (isSet) {

                    clearInterval(inteval)

                    return  

                }

                if (search) {

                    var height = search.split('=')[1]

                    var doc = parent.parent.document

                    var ifr = doc.getElementById('ifr')

                    ifr.style.height = height + 'px'

                    isSet = true

                }

            }, 500)

        }

    </script>

  </body>

</html>

 

C.html

嵌入在A中,和A不同域,要实现C的自适应,C多高则A里的iframe就设为多高。C里嵌入B.html 和 D.j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C.html</title>

    <meta charset="utf-8">

</head>

<body>

    <h3>这是一个很长的页面,我要做跨域iframe的高度自适应</h3>

    <ul>

        <li>页面 A:http://snandy.github.io/lib/iframe/A.html</li>

        <li>页面 B:http://snandy.github.io/lib/iframe/B.html</li>

        <li>页面 C:http://snandy.jd-app.com</li>

        <li>D.js:http://snandy.github.io/lib/iframe/D.js</li>

    </ul>

    <p>A</p><p>A</p><p>A</p><p>A</p><p>A</p><p>A</p><p>A</p><p>A</p><p>A</p><p>A</p><p>A</p><p>A</p><p>A</p><p>A</p><p>A</p><p>A</p>

    <iframe id="myifr"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nandy.github.io/lib/iframe/B.html"></ifram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nandy.github.io/lib/iframe/D.js"></script>

</body>

</html>

  

D.js

在页面C载入后计算其高度,然后将计算出的height赋值给C里引入的iframe(B.html)的sr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计算页面的实际高度,iframe自适应会用到

function calcPageHeight(doc) {

    var cHeight = Math.max(doc.body.clientHeight, doc.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

    var sHeight = Math.max(doc.body.scrollHeight, doc.documentElement.scrollHeight)

    var height  = Math.max(cHeight, sHeight)

    return height

}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var doc = document

    var height = calcPageHeight(doc)

    var myifr = doc.getElementById('myifr')

    if (myifr) {

        myifr.src = 'http://snandy.github.io/lib/iframe/B.html?height=' + height

        // console.log(doc.documentElement.scrollHeight)     

    }

};

  

线上示例:http://snandy.github.io/lib/iframe/A.html

 

S
转自 Snandy 10 年前
3,765

原文:http://mathewsanders.com/designing-adaptive-layouts-for-iphone-6-plus/
翻译:叮当当咚当当小胖妞呀

从IOS6开始,苹果公司就一直建议我们使用自适应布局,但是迄今为止,我发现大家都在回避这个问题,考虑的最多的仍然是固定布局。

iPhone 6的上市让人们很难再去逃避自适应布局这个问题,四种屏幕尺寸(如果要支持iPad就要上升到5种)、三种分辨率和转向似乎让着手于自适应布局变得更加简单。

在文章的最后,你应该能流畅使用 storyboards、 约束(constraints)和 size class特性,这三个是Apple为开发和制作自适应布局提供的Xcode工具。

所以下载Xcode6,给自己来杯饮料,留上一个小时的时间,让我们开始吧!

  • Storyboards
    • 模拟尺寸
  • 约束
    • 头部和尾部空间
    • 横向空间约束
    • 同等宽度约束
    • 纵横比约束
    • 约束管理
      • 添加约束
      • 检查和编辑现有约束
      • 删除约束
    • 布局问题和冲突
      • 错位视图警告
      • 约束缺失错误
  • Size Classes
    • 宽度和高度特性
    • 我们的目标…
    • 为通用的size class添加约束
    • 为iPhone纵向布局添加约束
    • 为iPhone横向布局添加约束
    • 编辑助手:设备预览
    • 为iPad布局添加约束
  • 使用布局和间隔视图
    • 布局视图样例
    • 间隔视图样例
  • 下一步

Storyboards

Xcode中,storyboards可以让你在屏幕上拖动和放置原生对象(例如按钮、图片、文本框和标签)并且定义每个屏幕之间如何连接。

在Xcode专业术语中,可以看到、摸到、互动的用户界面元素,我们称之为 视图(按钮、图片、文本框、标签等等)。

包含并管理所有那些视图的屏幕被称为 视图控制器,我倾向于交替使用这些术语。

当我们在一个storyboard上添加视图控制器的时候,它的纵横比其实跟任何设备都不匹配,事实上,它是一个完美的600pt*600pt的正方形:

这提醒了我们,storyboard屏幕并不代表特定硬件上的屏幕,而是 任何IOS设备的抽象表现。

模拟尺寸

也许你不介意在600pt*600pt的画布上操作,但是在实际大小上操作可能会更有帮助。

我们可以非常方便的在Xcode里改变视图控制器模拟的尺寸和转向:

约束

向你们展示约束的最好方法是实例。

我们先创建一个简单的包含一个屏幕的storyboard(模拟4英寸iPhone的尺寸),再添加两个相邻的正方形。

当我们在竖屏中运行app的时候,这两个正方形完全按照我们的布局排列,当我们变成横屏时,它们仍然忠于自己的坐标:

当我们使用iPhone 6模拟器运行项目的时候,我们可以再一次看到,我们的布局并没有自适应不同的屏幕尺寸,屏幕右边多出了可见的空白区域。

这是由于没有约束,这些对象仍然会按照我们在storyboard上创建的x,y坐标和面积来定位。

所以让我们开始添加约束,看看会对它们有些什么影响。

头部和尾部空间

我们在蓝色方块前添加10pt的头部空间约束,在红色方块后添加10pt的尾部空间约束。

当我们运行项目的时候,约束把蓝色方块固定在屏幕左侧,把红色方块固定在右侧。

横向空间约束

我们在两个方块之间再添加一个10pt的横向空间约束,就像上一个约束一样,这样会让两个方块之间有一个固定的空间。

当我们运行项目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我们所有的约束都满足了,但是为了满足所有约束,其中一个方块被拉伸了。

这似乎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除非被告知,否则IOS会尽量让大多数对象都保持“自然”大小。

同等宽度约束

我们添加一个同等宽度约束。

当运行项目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方块宽度的增量相同。

纵横比约束

最后,对两个方块添加纵横比约束。

这个约束保证了宽度和高度的比永远是相同的。

当我们运行app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方块的宽度在增加,高度也同时在增加。

用iPhone 6模拟器运行项目,覆盖我们之前添加过的约束,你可以看到这两个正方形是如何利用可用空间来拉伸的。

约束管理

现在你已经看到了我们是如何使用约束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具体操作。

提示:尽量少使用约束

添加约束的一个要点是试着挑战自己,越少使用约束越好。

虽然我并不认为添加的约束数量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IOS的性能,但是越少的使用约束,你的布局就会越好维护。

添加约束

在storyboard中添加约束有三个方法:

  1. 约束弹窗也许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个或多个对象,从其中一个弹窗中添加约束。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可以看到现有约束的范围。如果有一条约束不可用,可能就意味着你需要两个或更多对象来实施这条约束。
  2. ctrl + 拖动你可以按住ctrl键,同时拖动到一个对象上(可以是相邻对象、父级对象或者是自身),会出现一个浮层告诉你可以被添加的约束有哪些。这是我最喜欢的添加约束的方法,因为你不需要把你的鼠标移动到大老远的底部再回到对象。
  3. 菜单/绑定你也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对象,在菜单中点击 editor -> pin来选择约束,这其实是最没有效率的方法,但是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停的重复添加一种约束,也许为一个或多个选项添加绑定更合理一点。

检查和编辑现有约束

检查视图中应用的约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选择视图,切换到Size检查面板。

或者在文档大纲层次面板中切换constant数值。

无论是哪种方法,选择约束可以让你直接更新它。

删除约束

同样的,约束也可以通过高亮+点击删除按钮来删除。

要删除一个视图的所有约束,或者屏幕中的所有约束,在布局问题弹窗中有一条捷径:

布局问题和冲突

当我们在storyboard中添加约束的时候,Xcode总会给出一些关于这些约束的警告或者错误。

有时候这些问题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更多的时候,它们必须被解决。

查看约束警告和错误最好在文档大纲面板中,每个视图控制器会有一个红色或者黄色的icon来表示是不是有布局问题:

错位视图警告

一个比较常见的警告是错位视图警告,如果约束规定这个视图应该在的地方,和这个视图实际在的地方不匹配,那么这种警告随时会出现。

当你转换模拟尺寸或者不小心用鼠标移动了一个视图,这些警告也会出现。

点击一个错位的视图,屏幕上会出现一个虚线框,告诉你约束规定了这个视图应该在的位置。

如果点击警告,会出现一个带有几个选项的浮层,你可以选择让Xcode更新约束来匹配storyboard上的位置,也可以让Xcode更新框架来移动或者拉伸视图,使它们回到约束规定的位置。

缺失约束错误

让我们回到一开始蓝方块和红方块的例子,我们没有添加过一个关于纵向位置的约束,但当我们运行app的时候看起来完全没问题,因为IOS会认为纵向位置就是我们在storyboard上放置的位置,不过为了避免一些意料之外的行为,我们最好还是规定一下。

在 顶部布局向导添加顶部空间约束可以消除一些说不定道不明的约束和错误。

Size Classes

为了在大多数基础布局或者更高级的布局上使用约束,你需要同时使用size classes。

Size classes是一种能够告诉你物理设备宽度和高度的特性。

当我们在storyboard的屏幕上添加对象或者约束时,只有设备符合当前的宽高特性,对象才会显现,约束才会被应用。

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它让我们确定了不同设备和转向下布局的变化。

高度和宽度特性

使用 紧凑(compact)、 任意(any)和 正常(regular)这三种的组合,可以让我们确定一些范围内的设备布局。

虽然不能涉及每一个变化(比如不能确定iPhone 6 Plus的竖向模式,也不能让iPad的转向消失),但是大多数的变化都可以确定。

我们说过,介绍size classes最简单的方法是实例,所以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我们的目标…

作为例子,我们做一个Instagram详情页的简单版本,可以适应大屏和转向。

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布局,它可以机智的适应更大的iPhone 6设备(我说的机智,是指只有照片会放大,其他的元素如头像照片仍然不变),并且当设备横屏的时候,图片和元数据会并肩排列,而不是像竖屏时的上下排列。

为通用的size class添加约束

跟之前的例子不同,这次我们不使用模拟尺寸度量,我们使用通用size class的抽象方形布局,这样会使我们记住,为这个size class添加的任何视图和约束,只能是那些添加在任意屏幕尺寸和转向上的视图和约束。

我们需要用到这些约束:

除了必要的空间、间隙和纵横比约束,我们还需要让某些对象排列在顶部或者底部。

现在,在你的storyboard上添加视图和约束吧。做这步的时候,我的storyboard长这样:

注意,现在我们有了所有转向上所需要的元素,但是我没有费心完成每个转向上的布局,下一步我们才会做!

为iPhone纵向布局添加约束

现在,我们把size class切换到 紧凑宽度和 正常高度,这个尺寸特性的组合适用于任何竖屏下的iPhone设备。

如果要切换size classes,点击storyboard中下方的size class标签,选择你想要看到的宽高组合。

注意,当你切换size class时,视图控制器的尺寸会更新来显示新的抽象布局。

最后,你可以重新定位、拉伸视图和添加竖屏上的约束了。这里有一些我添加到竖向布局上的约束:

这是我做到这步时,我的storyboard的样子:

在这个阶段,你可以用任何的iPhone模拟器(3.5、4、4.7或者5.5英寸屏幕)来运行你的项目,看看竖屏情况下的布局是否合理,虽然如果转向成横屏时,布局看上去会一团糟。

注意,我们没有固定图片的宽度,我们只是简单地把图片的左右边缘固定在屏幕两侧。当变为更大的iPhone 6屏幕尺寸时,图片会被拉伸,又因为我们添加了一个固定图片纵横比的约束,所以高度也会同时增加。

为iPhone横向布局添加约束

现在切换size class到 任意宽度和 紧凑高度,这种尺寸特性的组合适用于任何横屏下的iPhone设备,并且会为了满足横屏视图下的目标更新布局。

这次,图片的顶部、左边和底部边缘都被固定在父级视图的边缘。

这个局部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在评论标签上添加的尾部空间约束。

当图片的约束使得图片变大的时候,这个标签上的约束会使得自身变窄。为了适应这种视图下的文本,文本高度需要增加到两行——的确如此!

下图是我做到这步时storyboard的样子。注意,在文档大纲中,一些约束会稍稍渐隐,这些约束是在竖向视图中我们添加的,它们仍然存在,但是当我们选中当前的宽高特性时,它们不会被应用。

也要注意,当你转换宽高特性时,storyboard会更新以便显示你为那些特性增加的约束。太棒了!

现在运行项目,我们会发现当转向改变时,我们有了一个既适用于横屏又适用于竖屏的布局,更棒的是在转向时,会有一个完美的过渡动画。

我把整个过渡动画放慢,这样你们能看的更加清楚。注意动画中也有层级关系,正由于此,即使在正常布局下视图并没有重叠,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安排视图的层级关系……

编辑助手:设备预览

Xcode另外一个很有用的东西:设备预览助手。你不再需要无数次运行项目来检查你的布局是否正确,你只需要使用编辑助手storyboard预览,选择你想要的所有设备和转向就可以了。

这并不是完美的(比如导航条的颜色在这个例子中缺失了),但是它却是一个很好地选择,它可以让你把你自己的语言切换到双倍长度伪语言,可以在你的storyboard中重复任何文本。

这是我storyboard上的预览助手,它展示了一个3.5英寸横屏和4英寸竖屏的iPhone,你可以看到我还需要再加工加工来适应更长的标签……-_-

为iPad布局添加约束

现在,切换size classes到 正常宽度和 正常高度,这是iPad横屏和竖屏的特性。

就像之前一样,我们重新定位、拉伸我们的视图。对于iPad布局,我决定使用固定尺寸的图片(所以它不会像在iPhone上那样切换横竖屏时会改变大小),元数据都显示在图片底部。

下图是我在重新排列视图并添加了约束之后的storyboard:

到现在为止,我们为某些特别的size class特性添加了约束,但是现在我们要尝试些不同的东西。

由于iPad上会有多余的空间,我们不要仅仅只是重排视图,让我们来加一点额外的内容。对于这个例子来说,我们再加两张图片(也许是在这张主照片之前和之后拍摄的照片)。

这是我的storyboard更新之后的样子:

我原本可以手动输入这些次级图片的宽高,但我没有,取而代之的是我让它们的尺寸变成主图片的某个比例。

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我们决定改变主图片的尺寸,布局的其他部分会自动的计算并且更新次级图片的宽高,而不用我们手动输入。

这是一张我截的图,我改变了主图片的宽度约束,可以看到其他的部分也随之更新了。

我没有在iPad模拟器上运行项目并截屏,不过这里有一些横屏和竖屏的效果图:

使用布局和间隔视图

Xcode中有些约束我们可以随时运用,但是对于一些些常见的布局,我们需要一点帮助。

布局视图样例

要把一个视图的边缘固定在父级视图的边缘,或者把它固定在父级视图的正中心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我没有发现简便的方法,让视图固定在离正中心有一段固定距离的地方。~~感谢Jeff Nouwen指出,在把视图固定在中间后,你可以改变constant值来达到你的期望。

理论上来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 中心排列导向’,即任何视图都能水平和垂直居中与父级视图中: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通过现在我们可以使用的约束,我们把我们的视图嵌入一个外层视图(这个外层视图没有背景色,只是为了帮助我们布局而存在),可以把它定位在父级视图的中间。

通过这个方法,你的约束看起来可能像这样:

现在我比较喜欢让我的布局层级尽量平。另外一个不使用外层视图的方法,我叫它 布局视图

使用这种方法,我倾向于在storyboard中添加一个颜色明亮的视图,然后把它的hidden属性设置为true,你仍然可以在storyboard布局中看到它(虽然稍稍渐隐),但是运行模拟器的时候它不会出现。

现在你在你的视图和布局视图中可以添加 居中排列(align center to center)

间隔视图样例

之前我们看到了我们是如何固定视图边缘到父级视图边缘的间隙,使得当父级视图变大时,间隙约束也会让视图变大。

但是如果我们想要视图仍然保持原来的大小,在父级视图变大时,视图之间的间隙也变大呢?

理论上来说,我们想要某种类似 同等宽度约束的约束,只不过同等宽度约束是作用在视图上,我们想让它作用在约束上。

此时我们需要添加 间隔视图来帮助我们布局,但由于我们不想在运行app时看到它们,我们会把它们的hidden属性设置为true

使用这项技术的方法,是为每一个你想要等比增长的间隙添加一个间隔视图,把其他视图的边缘固定在间隔视图的边缘上,然后为所有的间隔视图添加 同等宽度约束

下一步

现在希望你们已经完全有信心开始探索应用约束的布局了。

不要指望能即刻成功,Xcode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具,除了storyboard和约束之外它还有很多其他功能,有些功能刚开始使用会觉得很神秘和困惑。就像其他复杂的工具一样,在你熟悉它的怪癖之前你还需要一段适应时间,但是我建议你尽早的去熟悉它,因为我预计(至少我希望)下一代设计师会更多地使用Xcode这样的工具而非Photoshop。

如果你是一位创建设计规范的设计师,并想让IOS开发者遵循你的规范,你应该开始考虑和你的设计团队沟通的最好方法。也许你会创建一个视觉语言来描述你想要应用的约束。

我个人认为,设计师应该更多地承担一些他们创建工作上的责任,而不是让一个前端开发人员重新创建设计意图,而设计师只是管理storyboard文件。

如果你发现这个教程上有任何难以理解的地方,或者有错误的敌方,请让我知道,我会尽快更新这篇文章。

转自 携程设计委员会 10 年前
4,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