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一个服务公开给外部访问,必须开放端口,例举一些场景的端口映射:
VMware 实现宿主机端口映射到虚拟机端口:
打开 VMware 的菜单中的 编辑 - 虚拟网络编辑器,
在弹出窗口中表格中的选中“NAT”项,点击下方的“NAT设置”(若无法操作需要先点击“更改设置”允许)
在“NAT设置”中“添加”,填写主机端口和虚拟机端口、虚拟机IP地址。
这样,宿主机就能访问到虚拟机中的服务了。
在 Windows 11 的防火墙中允许端口:
在“设置”或“控制面板”中打开防火墙,“高级设置”
在“入站规则”中“新建规则”
选择“端口”并填写,完成。
这样,局域网的其它电脑就能访问到这台 Windows 的服务了。
小米路由器:
登录路由器,进入“高级设置”,
切换到“端口转发”,添加规则,
这样,外网就能通过路由器的外网IP来访问局域网中的内网服务了。
华为路由器 AX3 Pro:
登录路由器,进入“更多功能”,
展开“安全设置”,选择“NAT服务”,
点击“+”号设置端口映射。
这样,外网就能通过路由器的外网IP来访问局域网中的内网服务了。
H3C ER3200G2 路由器:
登录路由器,展开“高级设置”,“地址转换”,
切换到“虚拟服务器”,“新增”,
填端口和内部服务器IP,完成。
这样,外网就能通过路由器的外网IP来访问局域网中的内网服务了。
驾驶自动化等级与划分要素的关系
分级 | 名称 | 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 | 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 | 动态驾驶任务接管 | 设计运行条件 |
0 级 | 应急辅助 | 驾驶员 | 驾驶员及系统 | 驾驶员 | 有限制 |
1 级 | 部分驾驶辅助 | 驾驶员和系统 | 驾驶员及系统 | 驾驶员 | 有限制 |
2 级 | 组合驾驶辅助 | 系统 | 驾驶员及系统 | 驾驶员 | 有限制 |
3 级 | 有条件自动驾驶 | 系统 | 系统 | 动态驾驶任务接管用户(接管后成为驾驶员) | 有限制 |
4 级 | 高度自动驾驶 | 系统 | 系统 | 系统 | 有限制 |
5 级 | 完全自动驾驶 | 系统 | 系统 | 系统 | 无限制* |
* 排除商业和法规因素等限制。 |
摘自:《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
部分车企驾驶安全与辅助、智能领航和泊车辅助系统简介
问界
新M5 全系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包含智驾领航辅助(NCA)、车道巡航辅助(LCC)、车道巡航辅助增强(LCC Plus)、全向防碰撞系统(CAS)、智能泊车辅助(APA)、遥控泊车辅助(RPA)、代客泊车辅助(AVP)、哨兵模式等功能。部分高阶智驾功能需付费开通,如城区智驾领航辅助(City NCA)、城区车道巡航辅助增强(City LCC Plus)、代客泊车辅助(AVP)等。
阿维塔
驾驶安全与辅助:
前向碰撞预警(FCW)、自动紧急制动(AEB)、异形障碍物自动紧急制动(GAEB)、低速自动紧急制动(LAEB)、前向横穿碰撞预警(FCTA)、前向横穿碰撞制动(FCTB)、后向碰撞预警(RCW)、后向横穿碰撞预警(RCTA)、后向横穿碰撞制动(RCTB)、后向自动紧急制动(RAEB)、交通标志识别(TSR)、交通信号灯识别(TLR)、超速告警(TSA)、开门预警(DOW)、车道偏离预警(LDW)、盲区监测预警(BSD)、车道保持辅助(LKA)、紧急车道保持辅助(ELKA)、侧向障碍物防碰撞(LOCP)、自适应巡航辅助(ACC)、高速车道巡航辅助 (Highway LCC)
智能领航系统:
高速智驾领航辅助 (Highway NCA)、城区车道巡航辅助 (City LCC)、城区智驾领航辅助 (City NCA)
智能泊车辅助系统:
智能泊车辅助(APA)、遥控泊车辅助(RPA)、代客泊车辅助(AVP)
其中,ADS高阶功能包需付费购买,包含城区智驾领航辅助 (City NCA)与代客泊车辅助(AVP)。
参考:阿维塔 12 参数配置表
蔚来
智能驾驶-安全辅助:
前向碰撞预警 (FCW)、自动紧急制动 (AEB)、车辆盲区监测 (BSD)、变道盲区预警 (LCA)、侧方开门预警 (DOW)、后方穿行预警带制动 (RCTA-B)、前方穿行预警带制动 (FCTA-B)、车道偏离预警 (LDW)、车道保持辅助 (LKA)、紧急主动停车(EAS)、紧急车道保持 (ELK)、全场景误加速抑制辅助 (MAI+)、增强型驾驶员感知系统 (ADMS)、通用障碍物预警及辅助 (GOA)、增强型自动紧急转向 (AES)
智能驾驶-泊车辅助:
视觉融合泊车辅助 (S-APA with Fusion)、换电站泊车辅助 (PSAP)、车辆近距召唤 (NBS)、遥控泊车辅助 (RPA)
智能驾驶-辅助驾驶:
车道居中辅助 (LCC)、转向灯控制变道 (ALC)、智能自适应巡航 (i-ACC)、道路标识识别 (TSR)、动态环境模拟显示 (ESD)、视觉融合起步提醒 (AGN)
蔚来智能驾驶NAD服务:
智能驾驶NAD服务(覆盖部分城区道路、封闭高速道路的智能驾驶体验)、低速及泊车智能驾驶NAD服务(支持领航泊车、智能召唤等功能体验)、全域领航辅助 (NOP+)(支持高速、城市快速路、城区道路、高速服务区领航换电等体验)
小米
Xiaomi Pilot Pro:高速领航辅助(NOA)、智能泊车辅助(APA)、车道居中辅助(LCC)、代客泊车辅助(AVP)
Xiaomi Pilot Max:城市领航辅助(NOA)
特斯拉
基本版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
主动巡航控制、自动辅助转向
增强版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
自动变道、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自动泊车、召唤功能、智能召唤功能
完全自动驾驶功能 FSDFull-Self Driving(简称“FSD”):
交通信号灯和停车标志控制、在城市街道自动辅助转向等。2024年3月31日,特斯拉向美国部分用户推送FSD V12(Supervised)版本。
本文图片基于网络图片更新,如有侵权,请通过网站底部联系站长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USB 接口类型
USB 接口有 Mini、Micro、Type 三种外观。
通常说的 USB-C 一般指 USB Type-C,因为没有 Mini-C 和 Micro-C。而 USB-A / USB-B 一般也特指 Type-A / Type-B。
数据传输能力
USB 标准(附 Thunderbolt)
规格 | 别名 | 接口类型 | 理论带宽 | 电力规格 | 备注 |
USB 1.0 | Low-Speed | Mini A / B Micro A / B 2.0 Type A / B 2.0 | 1.5 Mbps | 5V/0.5A | |
USB 1.1 | Full-Speed | 12 Mbps | 5V/0.5A | ||
USB 2.0 | Hi-Speed High Speed | Mini A / B Micro A / B 2.0 Type A 2.0 / B 2.0 / C | 480 Mbps | 5V/0.5A | |
USB 3.0 USB 3.1 Gen 1 USB 3.2 Gen 1 | SuperSpeed | Micro B 3.0 Type A 3.x / B 3.x / C | 5 Gbps | 5V/0.9A PD2.0 100W | |
USB 3.1 USB 3.1 Gen 2 USB 3.2 Gen 2 | SuperSpeed+ | Micro B 3.0 Type A 3.x / B 3.x / C | 10 Gbps | 5V/0.9A PD2.0 100W | |
USB 3.2 USB 3.2 Gen 2×2 | SuperSpeed 20Gbps | Type-C | 20 Gbps | PD2.0 100W | |
USB4 Gen 2×2 | USB4 20Gbps | Type-C | 20 Gbps | PD3.0 100W PD3.1 240W | 兼容 Thunderbolt 3 |
USB4 Gen 3×2 | USB4 40Gbps | Type-C | 40 Gbps | ||
USB4 2.0 | USB4 80Gbps | Type-C | 80 Gbps | ||
Thunderbolt 1 | 雷雳1、雷电1 | Mini DisplayPort | 10 Gbps | ||
Thunderbolt 2 | 雷雳2、雷电2 | Mini DisplayPort | 20 Gbps | ||
Thunderbolt 3 | 雷雳3、雷电3 | Type-C | 40 Gbps | 配件供电 15W PD 100W | 兼容 USB4 |
Thunderbolt 4 | 雷雳4、雷电4 | Type-C | 40 Gbps | 配件供电 15W PD 100W | 兼容 Thunderbolt 3 |
Thunderbolt 5 | 雷雳5、雷电5 | Type-C | 80Gpb (带宽增强 120Gpbs) | 240W | USB4 V2、DisplayPort 2.1 和 PCI Express Gen 4 |
Thunderbolt / 雷雳 / 雷电 是同一个意思,而闪电接口指的是 Lightning,都是区别于 USB 的传输技术
Thunderbolt 本身是数据传输和显示协议,Thunderbolt 3 起采用 USB-C 外观,支持 PD 协议后可进行快速充电
识别不同标准的接口,比如若 Type-C 接口旁边写着 ss 和 5 表示 SuperSpeed 和 5Gbps,即 USB 3.0;插口旁边带有⚡️标志表示雷电接口。
电力传输能力
常见快充协议
协议 | 版本 | 发布年份 | 区别 | 接口形态 |
BC (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 | 1.2 | 2010 年 | 7.5W(5V/1.5A) | |
高通 QC (Qualcomm Quick Charge) | 1.0 | 2013 年 | 10W(5V/2A) | Micro-USB |
2.0 | 2014 年 | Class A:5V、9V、12V 电压可选,最大输出功率为 18W? Class B:5V、9V、12V、20V 电压可选,最大输出功率为 60W | Micro-USB / Type-A | |
3.0 | 2015 年 | Class A:3.6-12V,Class B:3.6-20V,支持动态调整电压和电流,最大输出功率为 18W? | Micro-USB / Type-A / Type-C | |
4.0 | 2017 年 | 5V/5.6A 或 9V/3A,最大输出功率为 28W?,兼容了 USB PD 2.0 / PD 3.0 PPS? | Type-C | |
4+ | 2019 年 | 最大输出功率为 100W?,支持 PPS 协议?兼容 QC2.0~QC3.0 | Type-C | |
5.0 | 2020 年 | 最大输出功率 > 100W,兼容 QC2.0~QC4+ | Type-C | |
USB-PD (USB Power Delivery) | 1.0 | 2012 年 | 5V、12V、20V 电压可选,最大输出功率为 10W | Micro-USB / Type-A / Type-B |
2.0 | 2014 年 | 5V3A、9V3A、15V3A、20V3A、20V5A(E-Marked),最大输出功率为 100W | Type-C | |
3.0 | 2015 年 | 5V3A、9V3A、15V3A、20V3A、20V5A(E-Marked),最大输出功率为 100W | Type-C | |
3.0 PPS | 2017 年 | 支持 PPS 协议,3.3V-21V 3A-5A | Type-C | |
3.1 | 2021 年 | Type-C |
华为 SuperCharge(FCP / SCP)、小米 Mi Turbo Charge、OPPO VOOC、vivo FlashCharge、三星 AFC 等私有协议不在此列出。
Magsafe 电源适配器 是磁吸式有线充电接口,最大输出功率为 85W(截止2023年),用于 Macbook;
Magsafe 充电器 是磁吸式无线充电接口,最大输出功率为 15W(截止2023年),用于 iPhone,不属于快充。
Qi 是无线充电协议,Qi1 最大输出功率为 7.5W,Qi2 最大输出功率为 15W。
功率决定充电速度,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P=U*I,如 5V1A=5W
一条 USB 线由插座/母口(Receptacle)、插头/公口(Plug)和线缆(Cable)三部分组成,要实现某个协议,需要插座和插头都支持该协议。
PPS: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 可编程电源
SPR:Standard Power Range 标准功率范围
EPR:Extended Power Range 扩展功率范围
FCP:Fast Charge Protocol 华为早期快充协议,支持 18W
SCP:Super Charge Protocol 华为超级快充协议,支持 22.5W、40W
使用 JS 根据屏幕宽度来计算页面尺寸和字体大小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rem 单位是跟随网页根元素的 font-size 改变而自动改变的,是一个相对的长度单位,非常适合在不同手机界面上自适应屏幕大小。
一般的手机浏览器的默认字体大小为 16px。即:
:root { font-size: 16px; } /* 在 HTML 网页中,:root 选择器相当于 html */
也就是说,如果我定义一个宽度为 1rem,那么它的实际宽度为 16px。反过来说,如果设计稿宽度为 1000px,那么相当于 1000÷16=62.5rem。因此,我们设置一个 62.5rem 的宽度,即可正常显示 1000px 的设计效果。
为了适应不同屏幕尺寸的手机,只需按比例换算更改 :root 的 font-size 即可。这个比例是由“窗口宽度 ÷ 设计稿宽度”得到的,姑且称它为“窗设比”。
以 iPhone X 逻辑宽度 375px 为例,设计稿宽度 1000px 时,窗设比为:0.375。:root 的 font-size 将会被重置为 16 * 0.375 = 6px。上面的 62.5rem 宽度将对应 iPhone X 宽度为 62.5 * 6 = 375px,正好是屏幕逻辑宽度。
根据这个思路,理论上,我们只需要使用 CSS 将 :root 的 font-size 设置为 1px,然后使用 JS 重置为与“窗设比”相乘的积(本例中将被重置为 0.375px)。这样,我们可以不通过换算,只需要更改单位,将设计稿中的 500px 直接写入到 CSS 为 500rem,即可实现在 iPhone X 上显示逻辑宽度为(500 * 0.375 =)187.5px,即设计稿中的 1/2 宽度对应到屏幕上 1/2 的宽度。
实际上,部分安卓手机(如华为某旗舰机)不支持 :root 的 font-size 小于 12px,其它一些浏览器也会出现小于 12px 的文字以 12px 显示。
为了避免在任何环节出现小于 12px 的 font-size 值,且不增加设计稿尺寸到 CSS 数值的换算难度,我们设计了以下思路:
约定“设样比(设计稿的 px 值与 CSS 的 rem 值的比)”为 100;
使用 JS 将 :root 的 font-size 重置为“设样比”与“窗设比(窗口宽度 ÷ 设计稿宽度)”的乘积;
计算 CSS 时的 rem 值只需从设计稿中获取 px 值再除以“设样比”100 即可。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不用要求设计师必须按多少尺寸来设计,当然按主流尺寸来建议是可行的。
完整代码(jQuery 版):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user-scalable=0" />
<title>Index</title>
<style>
body { margin: 0; text-align: center; }
#app { margin: 0 auto; background-color: #EEE; display: none; }
/* 长度计算方法:从设计稿获得长度(例如 160px),除以 px2rem 值(本例为 100),得到 1.6rem */
.whole { background-color: #D84C40; width: 10rem; }
.half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
.half2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margin-left: 5rem; }
</style>
</head>
<body>
<div id="app">
<div class="whole">100%</div>
<div class="half">50%</div>
<div class="half2">50%</div>
</div>
<script src="https://cdn.bootcdn.net/ajax/libs/jquery/3.5.1/jquery.min.js"></script>
<script>
// [函数] 重置尺寸
function fn_resize() {
// 设计稿宽度(px)
var designsWidth = 1000;
// 约定的“设计稿 px 值与 CSS rem 值的比”,为方便计算,一般无需改动
var px2rem = 100;
// 限制 #app 的最大宽度为设计稿宽度
$('#app').css('max-width', designsWidth).css('min-height', $(window).height());
// 重置 :root 的 font-size
var appWidth = Math.min($(window).width(), designsWidth);
$(':root').css('font-size', px2rem * appWidth / designsWidth);
$('#app').show();
}
// 页面加载完成后重置尺寸
$(fn_resize);
// 改变窗口大小时重置尺寸
$(window).resize(fn_resize);
</script>
</body>
</html>
完整代码(Vue2 版):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user-scalable=0" />
<title>Index</title>
<style>
body { margin: 0; text-align: center; }
#app { margin: 0 auto; background-color: #EEE; }
/* 长度计算方法:从设计稿获得长度(例如 160px),除以 px2rem 值(本例为 100),得到 1.6rem */
.whole { background-color: #D84C40; width: 10rem; }
.half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
.half2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margin-left: 5rem; }
</style>
</head>
<body>
<div id="app" v-bind:style="{ maxWidth: designsWidth + 'px', minHeight: appMinHeight + 'px' }" style="display: none;" v-show="appShow">
<div class="whole">100%</div>
<div class="half">50%</div>
<div class="half2">50%</div>
<div>appWidth: {{ appWidth }}</div>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2"></script>
<script>
var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 设计稿宽度(px)
designsWidth: 1000,
// 约定的“设计稿 px 值与 CSS rem 值的比”,为方便计算,一般无需改动
px2rem: 100,
// #app 的 width
appWidth: 0, // 勿改
appMinHeight: 0, // 勿改
appShow: false, // 勿改
},
mounted: function () {
// 页面加载完成后重置尺寸
this.fn_resize();
const that = this;
// 改变窗口大小时重置尺寸
window.onresize = () => {
return (() => {
console.log('RUN window.onresize()');
that.fn_resize();
})();
};
},
watch: {
// 侦听 appWidth 更改 root 的 font-size
appWidth: function () {
console.log('RUN watch: appWidth');
var root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tml")[0];
root.style.fontSize = (this.px2rem * this.appWidth / this.designsWidth) + 'px';
this.appShow = true;
}
},
methods: {
fn_resize: function () {
console.log('RUN methods: fn_resize()');
this.appWidth = Math.min(document.body.clientWidth, this.designsWidth);
this.appMinHeigh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
}
}
});
</script>
</body>
</html>
完整代码(Vue3 版):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user-scalable=0" />
<title>Index</title>
<style>
body { margin: 0; text-align: center; }
#app > div { display: none; margin: 0 auto; background-color: #EEE; }
/* 长度计算方法:从设计稿获得长度(例如 160px),除以 px2rem 值(本例为 100),得到 1.6rem */
.whole { background-color: #D84C40; width: 10rem; }
.half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
.half2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margin-left: 5rem; }
</style>
</head>
<body>
<div id="app">
<div style="display: none;" v-bind:style="{ maxWidth: designsWidth + 'px', minHeight: appMinHeight + 'px', display: appShow ? 'block' : 'none' }">
<div class="whole">100%</div>
<div class="half">50%</div>
<div class="half2">50%</div>
<div>appWidth: {{ appWidth }}</div>
</div>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3"></script>
<script>
const app = Vue.createApp({
data: function () {
return {
// 设计稿宽度(px)
designsWidth: 1000,
// 约定的“设计稿 px 值与 CSS rem 值的比”,为方便计算,一般无需改动
px2rem: 100,
// #app 的 width
appWidth: 0, // 勿改
appMinHeight: 0, // 勿改
appShow: false, // 勿改
}
},
mounted: function () {
// 页面加载完成后重置尺寸
this.fn_resize();
const that = this;
// 改变窗口大小时重置尺寸
window.onresize = () => {
return (() => {
console.log('RUN window.onresize()');
that.fn_resize();
})();
};
},
watch: {
// 侦听 appWidth 更改 root 的 font-size
appWidth: function () {
console.log('RUN watch: appWidth');
var root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tml")[0];
root.style.fontSize = (this.px2rem * this.appWidth / this.designsWidth) + 'px';
this.appShow = true;
}
},
methods: {
fn_resize: function () {
console.log('RUN methods: fn_resize()');
this.appWidth = Math.min(document.body.clientWidth, this.designsWidth);
this.appMinHeigh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
}
}
});
const vm = app.mount('#app');
</script>
</body>
</html>
示例中 CSS 初始 :root 的 font-size 为 16px(一个较小值,防止页面加载时瞬间出现大号文字影响用户体验),经过 fn_resize 后,:root 的 font-size 被设置为(100 * 375 / 1000 =)37.5px(iPhone X 中),那么宽度为 1000px 的设计稿中的 500px 换算到 CSS 中为 5rem,也即 37.5 * 5 = 187.5px,就是 iPhone X 的屏幕宽度的一半。
示例中 id 为 app 的 div 是用来在 PC 浏览器中限制页面内容最大宽度的(类似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如果网页不需要在 PC 端显示,jQuery 版代码中的 $('#app').width() 可以用 $(window).width() 来代替。
这个 div#app 一般设计有背景色,用于在宽度超过设计稿的设备上显示时区别于 body 的背景。但是当网页内容不超过一屏时,div#app 高度小于窗口,示例中与 appMinHeight 相关的代码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示例中 div#app 隐藏/显示相关代码用于解决在页面加载初期由于 font-size 值变化引起的一闪而过的排版错乱。
最后补充一点,如果改变窗口大小时涉及执行耗时的操作,为避免页面卡顿,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添加函数防抖: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js-function-anti-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