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JS 根据屏幕宽度来计算页面尺寸和字体大小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rem 单位是跟随网页根元素的 font-size 改变而自动改变的,是一个相对的长度单位,非常适合在不同手机界面上自适应屏幕大小。
一般的手机浏览器的默认字体大小为 16px。即:
:root { font-size: 16px; } /* 在 HTML 网页中,:root 选择器相当于 html */
也就是说,如果我定义一个宽度为 1rem,那么它的实际宽度为 16px。反过来说,如果设计稿宽度为 1000px,那么相当于 1000÷16=62.5rem。因此,我们设置一个 62.5rem 的宽度,即可正常显示 1000px 的设计效果。
为了适应不同屏幕尺寸的手机,只需按比例换算更改 :root 的 font-size 即可。这个比例是由“窗口宽度 ÷ 设计稿宽度”得到的,姑且称它为“窗设比”。
以 iPhone X 逻辑宽度 375px 为例,设计稿宽度 1000px 时,窗设比为:0.375。:root 的 font-size 将会被重置为 16 * 0.375 = 6px。上面的 62.5rem 宽度将对应 iPhone X 宽度为 62.5 * 6 = 375px,正好是屏幕逻辑宽度。
根据这个思路,理论上,我们只需要使用 CSS 将 :root 的 font-size 设置为 1px,然后使用 JS 重置为与“窗设比”相乘的积(本例中将被重置为 0.375px)。这样,我们可以不通过换算,只需要更改单位,将设计稿中的 500px 直接写入到 CSS 为 500rem,即可实现在 iPhone X 上显示逻辑宽度为(500 * 0.375 =)187.5px,即设计稿中的 1/2 宽度对应到屏幕上 1/2 的宽度。
实际上,部分安卓手机(如华为某旗舰机)不支持 :root 的 font-size 小于 12px,其它一些浏览器也会出现小于 12px 的文字以 12px 显示。
为了避免在任何环节出现小于 12px 的 font-size 值,且不增加设计稿尺寸到 CSS 数值的换算难度,我们设计了以下思路:
约定“设样比(设计稿的 px 值与 CSS 的 rem 值的比)”为 100;
使用 JS 将 :root 的 font-size 重置为“设样比”与“窗设比(窗口宽度 ÷ 设计稿宽度)”的乘积;
计算 CSS 时的 rem 值只需从设计稿中获取 px 值再除以“设样比”100 即可。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不用要求设计师必须按多少尺寸来设计,当然按主流尺寸来建议是可行的。
完整代码(jQuery 版):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user-scalable=0" />
<title>Index</title>
<style>
body { margin: 0; text-align: center; }
#app { margin: 0 auto; background-color: #EEE; display: none; }
/* 长度计算方法:从设计稿获得长度(例如 160px),除以 px2rem 值(本例为 100),得到 1.6rem */
.whole { background-color: #D84C40; width: 10rem; }
.half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
.half2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margin-left: 5rem; }
</style>
</head>
<body>
<div id="app">
<div class="whole">100%</div>
<div class="half">50%</div>
<div class="half2">50%</div>
</div>
<script src="https://cdn.bootcdn.net/ajax/libs/jquery/3.5.1/jquery.min.js"></script>
<script>
// [函数] 重置尺寸
function fn_resize() {
// 设计稿宽度(px)
var designsWidth = 1000;
// 约定的“设计稿 px 值与 CSS rem 值的比”,为方便计算,一般无需改动
var px2rem = 100;
// 限制 #app 的最大宽度为设计稿宽度
$('#app').css('max-width', designsWidth).css('min-height', $(window).height());
// 重置 :root 的 font-size
var appWidth = Math.min($(window).width(), designsWidth);
$(':root').css('font-size', px2rem * appWidth / designsWidth);
$('#app').show();
}
// 页面加载完成后重置尺寸
$(fn_resize);
// 改变窗口大小时重置尺寸
$(window).resize(fn_resize);
</script>
</body>
</html>
完整代码(Vue2 版):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user-scalable=0" />
<title>Index</title>
<style>
body { margin: 0; text-align: center; }
#app { margin: 0 auto; background-color: #EEE; }
/* 长度计算方法:从设计稿获得长度(例如 160px),除以 px2rem 值(本例为 100),得到 1.6rem */
.whole { background-color: #D84C40; width: 10rem; }
.half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
.half2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margin-left: 5rem; }
</style>
</head>
<body>
<div id="app" v-bind:style="{ maxWidth: designsWidth + 'px', minHeight: appMinHeight + 'px' }" style="display: none;" v-show="appShow">
<div class="whole">100%</div>
<div class="half">50%</div>
<div class="half2">50%</div>
<div>appWidth: {{ appWidth }}</div>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2"></script>
<script>
var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 设计稿宽度(px)
designsWidth: 1000,
// 约定的“设计稿 px 值与 CSS rem 值的比”,为方便计算,一般无需改动
px2rem: 100,
// #app 的 width
appWidth: 0, // 勿改
appMinHeight: 0, // 勿改
appShow: false, // 勿改
},
mounted: function () {
// 页面加载完成后重置尺寸
this.fn_resize();
const that = this;
// 改变窗口大小时重置尺寸
window.onresize = () => {
return (() => {
console.log('RUN window.onresize()');
that.fn_resize();
})();
};
},
watch: {
// 侦听 appWidth 更改 root 的 font-size
appWidth: function () {
console.log('RUN watch: appWidth');
var root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tml")[0];
root.style.fontSize = (this.px2rem * this.appWidth / this.designsWidth) + 'px';
this.appShow = true;
}
},
methods: {
fn_resize: function () {
console.log('RUN methods: fn_resize()');
this.appWidth = Math.min(document.body.clientWidth, this.designsWidth);
this.appMinHeigh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
}
}
});
</script>
</body>
</html>
完整代码(Vue3 版):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user-scalable=0" />
<title>Index</title>
<style>
body { margin: 0; text-align: center; }
#app > div { display: none; margin: 0 auto; background-color: #EEE; }
/* 长度计算方法:从设计稿获得长度(例如 160px),除以 px2rem 值(本例为 100),得到 1.6rem */
.whole { background-color: #D84C40; width: 10rem; }
.half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
.half2 { background-color: #3296FA; width: 5rem; margin-left: 5rem; }
</style>
</head>
<body>
<div id="app">
<div style="display: none;" v-bind:style="{ maxWidth: designsWidth + 'px', minHeight: appMinHeight + 'px', display: appShow ? 'block' : 'none' }">
<div class="whole">100%</div>
<div class="half">50%</div>
<div class="half2">50%</div>
<div>appWidth: {{ appWidth }}</div>
</div>
</div>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3"></script>
<script>
const app = Vue.createApp({
data: function () {
return {
// 设计稿宽度(px)
designsWidth: 1000,
// 约定的“设计稿 px 值与 CSS rem 值的比”,为方便计算,一般无需改动
px2rem: 100,
// #app 的 width
appWidth: 0, // 勿改
appMinHeight: 0, // 勿改
appShow: false, // 勿改
}
},
mounted: function () {
// 页面加载完成后重置尺寸
this.fn_resize();
const that = this;
// 改变窗口大小时重置尺寸
window.onresize = () => {
return (() => {
console.log('RUN window.onresize()');
that.fn_resize();
})();
};
},
watch: {
// 侦听 appWidth 更改 root 的 font-size
appWidth: function () {
console.log('RUN watch: appWidth');
var root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tml")[0];
root.style.fontSize = (this.px2rem * this.appWidth / this.designsWidth) + 'px';
this.appShow = true;
}
},
methods: {
fn_resize: function () {
console.log('RUN methods: fn_resize()');
this.appWidth = Math.min(document.body.clientWidth, this.designsWidth);
this.appMinHeigh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Height;
}
}
});
const vm = app.mount('#app');
</script>
</body>
</html>
示例中 CSS 初始 :root 的 font-size 为 16px(一个较小值,防止页面加载时瞬间出现大号文字影响用户体验),经过 fn_resize 后,:root 的 font-size 被设置为(100 * 375 / 1000 =)37.5px(iPhone X 中),那么宽度为 1000px 的设计稿中的 500px 换算到 CSS 中为 5rem,也即 37.5 * 5 = 187.5px,就是 iPhone X 的屏幕宽度的一半。
示例中 id 为 app 的 div 是用来在 PC 浏览器中限制页面内容最大宽度的(类似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如果网页不需要在 PC 端显示,jQuery 版代码中的 $('#app').width() 可以用 $(window).width() 来代替。
这个 div#app 一般设计有背景色,用于在宽度超过设计稿的设备上显示时区别于 body 的背景。但是当网页内容不超过一屏时,div#app 高度小于窗口,示例中与 appMinHeight 相关的代码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示例中 div#app 隐藏/显示相关代码用于解决在页面加载初期由于 font-size 值变化引起的一闪而过的排版错乱。
最后补充一点,如果改变窗口大小时涉及执行耗时的操作,为避免页面卡顿,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添加函数防抖: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js-function-anti-shake
返回状态 | ASP.NET MVC | ASP.NET Core | ASP.NET Web API |
200 视图 | return View(); | return View(); | - |
200 带模型的视图 | return View(Model); | return View(Model); | - |
200 空内容 | return new EmptyResult(); | return Ok(); | return Ok(); |
200 文本 | return Content(string); | return Ok(string); return Content(string); | return Ok(string); return Content(string); |
200 JSON | return Json(object); | return Json(T); // 强制 JSON return Ok(T); // 请求时可指定 Content-Type | return Json(T); // 强制 JSON return Ok(T); // 请求时可指定 Content-Type |
200 JaveScript | return JavaScript(string script); | ||
200 文件 | return File(); | return File(); return PhysicalFile(); | return File(); return PhysicalFile(); |
201 已创建 | return Created(location, content); 用于 Post 接口 | ||
301 永久跳转 | return RedirectPermanent(url); return RedirectToActionPermanent(url); return RedirectToRoutePermanent(object); | return RedirectPermanent(url); return RedirectToActionPermanent(url); return RedirectToRoutePermanent(object); | |
302 临时跳转 | return Redirect(url); return RedirectToAction(url); return RedirectToRoute(object); | return Redirect(url); return RedirectToAction(url); return RedirectToRoute(object); | return Redirect(url); return RedirectToRoute(object); |
400 错误的请求 | return new HttpStatusCodeResult(System.Net.HttpStatusCode.BadRequest); | return BadRequest(msg); | return BadRequest(msg); |
401 未授权 | return new HttpUnauthorizedResult("描述"); | return Unauthorized(msg); | return Unauthorized(msg); |
404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 return HttpNotFound(); | return NotFound(msg); | return NotFound(msg); |
直接指定状态码 | return new HttpStatusCodeResult(HttpStatusCode.*); public enum HttpStatusCode {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100。 System.Net.HttpStatusCode.Continue 指示客户端可能继续其请求。 Continue = 100,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101。 System.Net.HttpStatusCode.SwitchingProtocols 指示正在更改协议版本或协议。 SwitchingProtocols = 101,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200。 System.Net.HttpStatusCode.OK 指示请求成功,且请求的信息包含在响应中。 这是最常接收的状态代码。 OK = 200,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201。 System.Net.HttpStatusCode.Created 指示请求导致在响应被发送前创建新资源。 Created = 201,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202。 System.Net.HttpStatusCode.Accepted 指示已接受请求做进一步处理。 Accepted = 202,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203。 System.Net.HttpStatusCode.NonAuthoritativeInformation 指示返回的元信息来自缓存副本而不是原始服务器,因此可能不正确。 NonAuthoritativeInformation = 203,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204。 System.Net.HttpStatusCode.NoContent 指示已成功处理请求并且响应已被设定为无内容。 NoContent = 204,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205。 System.Net.HttpStatusCode.ResetContent 指示客户端应重置(而非重新加载)当前资源。 ResetContent = 205,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206。 System.Net.HttpStatusCode.PartialContent 指示响应是包括字节范围的 GET 请求所请求的部分响应。 PartialContent = 206,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300。 System.Net.HttpStatusCode.MultipleChoices 指示请求的信息有多种表示形式。 默认操作是将此状态视为重定向,并遵循与此响应关联的 // Location 标头的内容。 MultipleChoices = 300,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300。 System.Net.HttpStatusCode.Ambiguous 指示请求的信息有多种表示形式。 默认操作是将此状态视为重定向,并遵循与此响应关联的 // Location 标头的内容。 Ambiguous = 300,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301。 System.Net.HttpStatusCode.MovedPermanently 指示请求的信息已移到 Location // 头中指定的 URI 处。 接收到此状态时的默认操作为遵循与响应关联的 Location 标头。 MovedPermanently = 301,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301。 System.Net.HttpStatusCode.Moved 指示请求的信息已移到 Location 头中指定的 URI // 处。 接收到此状态时的默认操作为遵循与响应关联的 Location 标头。 原始请求方法为 POST 时,重定向的请求将使用 GET 方法。 Moved = 301,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302。 System.Net.HttpStatusCode.Found 指示请求的信息位于 Location 标头中指定的 URI // 处。 接收到此状态时的默认操作为遵循与响应关联的 Location 标头。 原始请求方法为 POST 时,重定向的请求将使用 GET 方法。 Found = 302,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302。 System.Net.HttpStatusCode.Redirect 指示请求的信息位于 Location 标头中指定的 // URI 处。 接收到此状态时的默认操作为遵循与响应关联的 Location 标头。 原始请求方法为 POST 时,重定向的请求将使用 GET 方法。 Redirect = 302,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303。 作为 POST 的结果,System.Net.HttpStatusCode.SeeOther 将客户端自动重定向到 Location // 标头中指定的 URI。 用 GET 生成对 Location 标头所指定的资源的请求。 SeeOther = 303,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303。 作为 POST 的结果,System.Net.HttpStatusCode.RedirectMethod 将客户端自动重定向到 // Location 标头中指定的 URI。 用 GET 生成对 Location 标头所指定的资源的请求。 RedirectMethod = 303,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304。 System.Net.HttpStatusCode.NotModified 指示客户端的缓存副本是最新的。 未传输此资源的内容。 NotModified = 304,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305。 System.Net.HttpStatusCode.UseProxy 指示请求应使用位于 Location 标头中指定的 // URI 的代理服务器。 UseProxy = 305,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306。 System.Net.HttpStatusCode.Unused 是未完全指定的 HTTP/1.1 规范的建议扩展。 Unused = 306,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307。 System.Net.HttpStatusCode.TemporaryRedirect 指示请求信息位于 Location // 标头中指定的 URI 处。 接收到此状态时的默认操作为遵循与响应关联的 Location 标头。 原始请求方法为 POST 时,重定向的请求还将使用 POST // 方法。 TemporaryRedirect = 307,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307。 System.Net.HttpStatusCode.RedirectKeepVerb 指示请求信息位于 Location // 标头中指定的 URI 处。 接收到此状态时的默认操作为遵循与响应关联的 Location 标头。 原始请求方法为 POST 时,重定向的请求还将使用 POST // 方法。 RedirectKeepVerb = 307,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00。 System.Net.HttpStatusCode.BadRequest 指示服务器未能识别请求。 如果没有其他适用的错误,或者不知道准确的错误或错误没有自己的错误代码,则发送 // System.Net.HttpStatusCode.BadRequest。 BadRequest = 400,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01。 System.Net.HttpStatusCode.Unauthorized 指示请求的资源要求身份验证。 WWW-Authenticate // 标头包含如何执行身份验证的详细信息。 Unauthorized = 401,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02。 保留 System.Net.HttpStatusCode.PaymentRequired 以供将来使用。 PaymentRequired = 402,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03。 System.Net.HttpStatusCode.Forbidden 指示服务器拒绝满足请求。 Forbidden = 403,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04。 System.Net.HttpStatusCode.NotFound 指示请求的资源不在服务器上。 NotFound = 404,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05。 System.Net.HttpStatusCode.MethodNotAllowed 指示请求的资源上不允许请求方法(POST // 或 GET)。 MethodNotAllowed = 405,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06。 System.Net.HttpStatusCode.NotAcceptable 指示客户端已用 Accept 标头指示将不接受资源的任何可用表示形式。 NotAcceptable = 406,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07。 System.Net.HttpStatusCode.ProxyAuthenticationRequired 指示请求的代理要求身份验证。 // Proxy-authenticate 标头包含如何执行身份验证的详细信息。 ProxyAuthenticationRequired = 407,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08。 System.Net.HttpStatusCode.RequestTimeout 指示客户端没有在服务器期望请求的时间内发送请求。 RequestTimeout = 408,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09。 System.Net.HttpStatusCode.Conflict 指示由于服务器上的冲突而未能执行请求。 Conflict = 409,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10。 System.Net.HttpStatusCode.Gone 指示请求的资源不再可用。 Gone = 410,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11。 System.Net.HttpStatusCode.LengthRequired 指示缺少必需的 Content-length // 标头。 LengthRequired = 411,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12。 System.Net.HttpStatusCode.PreconditionFailed 指示为此请求设置的条件失败,且无法执行此请求。条件是用条件请求标头(如 // If-Match、If-None-Match 或 If-Unmodified-Since)设置的。 PreconditionFailed = 412,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13。 System.Net.HttpStatusCode.RequestEntityTooLarge 指示请求太大,服务器无法处理。 RequestEntityTooLarge = 413,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14。 System.Net.HttpStatusCode.RequestUriTooLong 指示 URI 太长。 RequestUriTooLong = 414,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15。 System.Net.HttpStatusCode.UnsupportedMediaType 指示请求是不受支持的类型。 UnsupportedMediaType = 415,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16。 System.Net.HttpStatusCode.RequestedRangeNotSatisfiable 指示无法返回从资源请求的数据范围,因为范围的开头在资源的开头之前,或因为范围的结尾在资源的结尾之后。 RequestedRangeNotSatisfiable = 416,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17。 System.Net.HttpStatusCode.ExpectationFailed 指示服务器未能符合 Expect // 标头中给定的预期值。 ExpectationFailed = 417,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426。 System.Net.HttpStatusCode.UpgradeRequired 指示客户端应切换为诸如 TLS/1.0 // 之类的其他协议。 UpgradeRequired = 426,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500。 System.Net.HttpStatusCode.InternalServerError 指示服务器上发生了一般错误。 InternalServerError = 500,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501。 System.Net.HttpStatusCode.NotImplemented 指示服务器不支持请求的函数。 NotImplemented = 501,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502。 System.Net.HttpStatusCode.BadGateway 指示中间代理服务器从另一代理或原始服务器接收到错误响应。 BadGateway = 502,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503。 System.Net.HttpStatusCode.ServiceUnavailable 指示服务器暂时不可用,通常是由于过多加载或维护。 ServiceUnavailable = 503,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504。 System.Net.HttpStatusCode.GatewayTimeout 指示中间代理服务器在等待来自另一个代理或原始服务器的响应时已超时。 GatewayTimeout = 504,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505。 System.Net.HttpStatusCode.HttpVersionNotSupported 指示服务器不支持请求的 // HTTP 版本。 HttpVersionNotSupported = 505 } |
附 ASP.NET Form 相关:
400:
Response.StatusCode = 400;
Response.Write("错误提示");
Response.End();
本教程教你如何升级 ASP.NET 项目中的 MySql.Data 和服务器安装的 Connector/NET 版本至 8.0.18。
使用 MySQL Application Configuration 升级 MySql.Data
双击打开 .edmx 文件后,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上会有 MySQL Application Configuration 的图标。(如果没有,点开“从数据库更新模型”一下即可)
勾选“Use MySQL with Entity Framework”,安装完成。
完成后发现,Nuget 中会自动安装或升级下面两个组件:
MySql.Data 8.0.18
MySql.Data.EntityFramework 8.0.18
并且在 Web.config 中会自动添加以下节点:
<system.data>
<DbProviderFactories>
<remove invariant="MySql.Data.MySqlClient" />
<add name="MySQL Data Provider" invariant="MySql.Data.MySqlClient" description=".Net Framework Data Provider for MySQL" type="MySql.Data.MySqlClient.MySqlClientFactory, MySql.Data, Version=8.0.18, Culture=neutral, PublicKeyToken=c5687fc88969c44d" />
</DbProviderFactories>
</system.data>
这段代码使 MySql.Data 8.0.18 的项目能够兼容运行在 Connector/NET 6.10.x 环境中。方便我们挨个升级服务器上的项目。
8.0.18 已经不再需要 MySql.Data.Entity 组件了,可以从 Nuget 中手动卸载。
要将 ASP.NET Core 中的会话存储在 Redis 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安装必要的 NuGet 包:
首先,确保你已经安装了 Microsoft.Extensions.Caching.StackExchangeRedis 包,这是与 Redis 集成的主要包。
在 Visual Studio 中,你可以使用 NuGet 包管理器控制台执行以下命令:
Install-Package Microsoft.Extensions.Caching.StackExchangeRedis
配置 Redis 连接:
在你的 ASP.NET Core 应用程序的 Startup.cs 文件中,使用 AddStackExchangeRedisCache 方法配置 Redis 连接。在 ConfigureServices 方法中添加以下代码:
services.AddStackExchangeRedisCache(options =>
{
options.Configuration = "your_redis_connection_string";
options.InstanceName = "your_instance_name";
});
请将 "your_redis_connection_string" 替换为你的 Redis 连接字符串,并将 "your_instance_name" 替换为你的 Redis 实例名称。
配置会话中间件:
在 Startup.cs 的 ConfigureServices 方法中,使用 AddSession 方法配置会话中间件,并在 Configure 方法中启用它:
services.AddSession(options =>
{
options.IdleTimeout = TimeSpan.FromMinutes(30); // 设置会话超时时间
});
使用会话中间件:
在 Startup.cs 的 Configure 方法中,在调用 app.UseRouting() 之前添加以下代码来启用会话中间件:
app.UseSession();
在控制器或视图中使用会话:
现在,你可以在控制器或视图中使用会话来存储和检索数据。例如:
// 存储数据到会话
HttpContext.Session.SetString("Key", "Value");
// 从会话中检索数据
var value = HttpContext.Session.GetString("Key");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将会话数据存储在 Redis 中,而不是默认的内存中。
请确保根据你的应用程序的需求进行适当的配置和安全措施,以确保 Redis 连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使用 Pomelo 提供的 Pomelo.EntityFrameworkCore.MySql,如使用 MySql.Data.EntityFrameworkCore 请移步。
对比 MySql.Data.EntityFrameworkCore 与 Pomelo.EntityFrameworkCore.MySql
本文以 Visual Studio 2019、ASP.NET Core 3.0 开发环境为例。
新建 ASP.NET Core Web 应用程序。
安装 NuGet 包:
Microsoft.EntityFrameworkCore.Tools
Pomelo.EntityFrameworkCore.MySql(3.0.0 预发行版以上)
根据已有数据库创建数据模型。在 NuGet 的程序包管理(Package Manager)控制台中(PowerShell)执行命令:
Scaffold-DbContext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uid=数据库用户名;pwd=数据库密码;database=数据库名;" Pomelo.EntityFrameworkCore.MySql -OutputDir Data -Force
.Net Core CLi:
dotnet ef dbcontext scaffold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uid=数据库用户名;pwd=数据库密码;database=数据库名;" Pomelo.EntityFrameworkCore.MySql -o Data -f
搞定。
补充:其它数据库提供程序请参考:https://docs.microsoft.com/zh-cn/ef/core/providers/
代码参数说明:
-OutputDir (-o) *** 实体文件所存放的文件目录
-ContextDir *** DbContext文件存放的目录
-Context *** DbContext文件名
-Schemas *** 需要生成实体数据的数据表所在的模式
-Tables(-t) *** 需要生成实体数据的数据表的集合
-DataAnnotations
-UseDatabaseNames 直接使用数据库中的表名和列名(某些版本不支持)
-Force (-f) 强制执行,重写已经存在的实体文件
更多高级用法请参考官方文档。
ASP.NET Web API 返回 Unauthorized 401 未授权代码:
return Unauthorized(new AuthenticationHeaderValue("getUserInfo"));
响应的头部信息是这样的:
以微信小程序中获取 header 的 www-authenticate 为例,不同操作系统中获取的 key 是不一样的:
iOS:
Android:
微信开发者工具:
所以,小程序端获取该值,暂时使用以下代码吧:
let www_authenticate;
if (!www_authenticate) {
www_authenticate = res.header['Www-Authenticate']; // iOS
}
if (!www_authenticate) {
www_authenticate = res.header['WWW-Authenticate']; // Android / 微信开发者工具
}
if (!www_authenticate) {
www_authenticate = res.header['www-authenticate']; // ASP.NET Web API 原始输出
}
if (!www_authenticate) {
www_authenticate = res.header['WWW-AUTHENTICATE']; // 其它情况
}
完整操作步骤如下:
安装 NuGet 包:
Microsoft.AspNet.Web.Optimization
打开
Views
目录(如果是应用于区域,则为区域的Views
目录)中的 web.config,在<namespaces />
节点中添加<add namespace="System.Web.Optimization" />
在
App_Start
目录中创建类文件BundleConfig.cs
,更改其命名空间为应用程序的默认命名空间(即移除.App_Start
),创建方法:public static void RegisterBundles(BundleCollection bundles) { bundles.Add(new StyleBundle("~/虚拟路径(不能有点)").Include("~/CSS文件路径")); bundles.Add(new ScriptBundle("~/虚拟路径(不能有点)").Include("~/JS文件路径")); }
虚拟路径应避免与页面访问路径相同。Include 可包含多个文件,效果是合并输出,注意引用的顺序。
打开
Global.asax
,在Application_Start()
事件中添加代码BundleTable.EnableOptimizations = true; // 该设置使在开发模式中实现压缩代码,不设置则仅在发布后压缩代码 BundleConfig.RegisterBundles(BundleTable.Bundles);
视图页面中引用样式表或脚本
@Styles.Render("~/CSS虚拟路径") @Scripts.Render("~/JS虚拟路径")
使用 Render 的好处是,ASP.NET 会自动给引用地址加上参数,可在更改脚本或样式表内容后更改这些参数使浏览器缓存立即失效。
如果你的项目中已经安装并使用 Bundle
,那么只需要参考第 4 步,将 BundleTable
的 EnableOptimixations
设为 true
。
以下是一些常见异常的解决方法:
The name 'Styles' does not exist in the current context
The name 'Scripts' does not exist in the current context
解决:参步骤 2。
引用的样式表或脚本不存在(报 404
错误)
解决:步骤 3 中的虚拟路径不规范。
获取控制器(Controller)名称
控制器的 Action 中
RouteData.Values["controller"].ToString()
或
RouteData.Route.GetRouteData(HttpContext).Values["controller"].ToString()
视图中
ViewContext.RouteData.Values["controller"].ToString()
或
ViewContext.RouteData.Route.GetRouteData(Context).Values["controller"].ToString()
公共方法中
HttpContext.Current.Request.RequestContext.RouteData.Values["controller"].ToString()
过滤器中
以 ActionFilterAttribute 为例,实现一个继承类,重写相关方法,在重写的方法中获取控制器名称
/// <summary>
/// 可用于检查用户是否已经登录(在 Action 之前执行)
/// </summary>
/// <param name="filterContext"></param>
public override void OnActionExecuting(ActionExecutingContext filterContext)
{
base.OnActionExecuting(filterContext);
string controller = filterContext.RouteData.Values["controller"].ToString();
}
获取 Action 名称
将以上代码中的 "controller" 替换成 "action" 即可获取 Action 名称。
获取区域(Area)名称
控制器的 Actione 中
RouteData.DataTokens["area"]?.ToString()
注意:应使用空传播运算符
获取所有 Action 参数
RouteData.Values
之前已经介绍了百度编辑器在 ASP.NET 环境下的配置,本文继续补充改进其将图片等附件上传到阿里云 OSS。
首先从阿里云控制台下载相关 SDK,并阅读相关的 API 文档。链接:https://promotion.aliyun.com/ntms/act/ossdoclist.html
改造上传代码
打开文件 UploadHandler.cs,在 Process() 方法中找到:
File.WriteAllBytes(localPath, uploadFileBytes);
在其下方插入代码:
client.PutObject(bucketName, "upload/ueditor/" + savePath, localPath);
实现图标按钮上传和 HTML5 拖放上传。
PutObject() 的第 2 个参数是 OSS 中的图片路径,第 3 个参数是图片在网站目录下的磁盘路径。
打开文件 CrawlerHandler.cs,在 Fetch() 方法中找到:
File.WriteAllBytes(savePath, bytes);
在其下方插入代码:
client.PutObject(bucketName, "upload/ueditor/" + ServerUrl, savePath);
实现粘贴板图片上传。
同样注意两个参数变量。
修改路径前缀
上传成功后,编辑器会拼装路径到 HTML 代码中,这个前缀是在 config.json 文件中配置的,具体找到以 UrlPrefix
结尾的属性,如 imageUrlPrefix
,进行相应的修改即可:
"imageUrlPrefix": "//oss.xoyozo.net/upload/ueditor/", /* 图片访问路径前缀 */
路径以“//”开头能更好地兼容 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