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NET Core 缓存 Caching 提供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存储方式:
内存缓存: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aspnetcore-memory-cache
SQL Server 缓存: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aspnetcore-sql-cache
Redis 缓存: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aspnetcore-redis-cache
MySQL 缓存: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aspnetcore-mysql-cache
Nuget 安装:Microsoft.Extensions.Caching.SqlServer
执行 .NET Core CLI 命令,在数据库中创建表“TestCache”
dotnet sql-cache create "数据库连接字符串" dbo TestCache
若提示
找不到 "dotnet sql-cache" 命令,请运行以下命令进行安装
则运行
dotnet tool install --global dotnet-sql-cache
表和索引创建成功提示:
Table and index were created successfully.
表结构:
在 Startup.cs 文件的方法 ConfigureServices() 中添加:
services.AddDistributedSqlServerCache(options =>
{
options.ConnectionString = "数据库连接字符串";
options.SchemaName = "dbo";
options.TableName = "TestCache";
});
在控制器中注入 IDistributedCache: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Controller
{
private readonly IDistributedCache cache;
public TestController(IDistributedCache cache)
{
this.cache = cache;
}
public IActionResult Index()
{
string k = "count";
int v = Convert.ToInt32(cache.GetString(k));
v++;
cache.SetString(k, v.ToString());
return Content(v.ToString());
}
}
结果:
更多用法详见官方文档:https://docs.microsoft.com/zh-cn/aspnet/core/performance/caching/distributed?view=aspnetcore-3.0
若要实现将 Session 保存至 SQL Server 中,参此文: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aspnetcore-session-sql

ASP.NET Core 缓存 Caching 提供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存储方式:
内存缓存: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aspnetcore-memory-cache
SQL Server 缓存: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aspnetcore-sql-cache
Redis 缓存: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aspnetcore-redis-cache
MySQL 缓存: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aspnetcore-mysql-cache
Nuget 安装:Microsoft.Extensions.Caching.StackExchangeRedis
在 Startup.cs 文件的方法 ConfigureServices() 中添加:
services.AddStackExchangeRedisCache(options =>
{
// 连接字符串
options.Configuration = "192.168.111.134,password=aW1HAyupRKmiZn3Q";
// 键名前缀
options.InstanceName = "xoyozo_";
});
在控制器中注入 IDistributedCache: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Controller
{
private readonly IDistributedCache cache;
public TestController(IDistributedCache cache)
{
this.cache = cache;
}
public IActionResult Index()
{
string k = "count";
int v = Convert.ToInt32(cache.GetString(k));
v++;
cache.SetString(k, v.ToString());
return Content(v.ToString());
}
}
结果:
更多用法详见官方文档:https://docs.microsoft.com/zh-cn/aspnet/core/performance/caching/distributed?view=aspnetcore-3.0
注:.NET 6 已不支持 Redis on Windows 3.0。
经过以上配置,Session 也会保存到 Redis 中,键名是 前缀_Guid 格式。
关于 Session,参此文: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aspnetcore-session-redis

ASP.NET Core 缓存 Caching 提供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存储方式:
内存缓存: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aspnetcore-memory-cache
SQL Server 缓存: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aspnetcore-sql-cache
Redis 缓存: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aspnetcore-redis-cache
MySQL 缓存: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aspnetcore-mysql-cache
本文介绍内存缓存
Memory Caching
1.新建一个 ASP.NET Core 项目,选择 Web 应用程序,将身份验证 改为 不进行身份验证。
2.添加引用
Install-Package Microsoft.Extensions.Caching.Memory
3.使用
在 Startup.cs 中 ConfigureServices
public void ConfigureServices(IServiceCollection services)
{
services.AddMemoryCache();
// Add framework services.
services.AddMvc();
}
然后在
public class HomeController : Controller
{
private IMemoryCache _memoryCache;
public HomeController(IMemoryCache memoryCache)
{
_memoryCache = memoryCache;
}
public IActionResult Index()
{
string cacheKey = "key";
string result;
if (!_memoryCache.TryGetValue(cacheKey, out result))
{
result = $"LineZero{DateTime.Now}";
_memoryCache.Set(cacheKey, result);
}
ViewBag.Cache = result;
return View();
}
}
这里是简单使用,直接设置缓存。
我们还可以加上过期时间,以及移除缓存,还可以在移除时回掉方法。
过期时间支持相对和绝对。
下面是详细的各种用法。
public IActionResult Index()
{
string cacheKey = "key";
string result;
if (!_memoryCache.TryGetValue(cacheKey, out result))
{
result = $"LineZero{DateTime.Now}";
_memoryCache.Set(cacheKey, result);
//设置相对过期时间2分钟
_memoryCache.Set(cacheKey, result, new MemoryCacheEntryOptions()
.SetSlidingExpiration(TimeSpan.FromMinutes(2)));
//设置绝对过期时间2分钟
_memoryCache.Set(cacheKey, result, new MemoryCacheEntryOptions()
.SetAbsoluteExpiration(TimeSpan.FromMinutes(2)));
//移除缓存
_memoryCache.Remove(cacheKey);
//缓存优先级 (程序压力大时,会根据优先级自动回收)
_memoryCache.Set(cacheKey, result, new MemoryCacheEntryOptions()
.SetPriority(CacheItemPriority.NeverRemove));
//缓存回调 10秒过期会回调
_memoryCache.Set(cacheKey, result, new MemoryCacheEntryOptions()
.SetAbsoluteExpiration(TimeSpan.FromSeconds(10))
.RegisterPostEvictionCallback((key, value, reason, substate) =>
{
Console.WriteLine($"键{key}值{value}改变,因为{reason}");
}));
//缓存回调 根据Token过期
var cts = new CancellationTokenSource();
_memoryCache.Set(cacheKey, result, new MemoryCacheEntryOptions()
.AddExpirationToken(new CancellationChangeToken(cts.Token))
.RegisterPostEvictionCallback((key, value, reason, substate) =>
{
Console.WriteLine($"键{key}值{value}改变,因为{reason}");
}));
cts.Cancel();
}
ViewBag.Cache = result;
return View();
}
Distributed Cache Tag Helper
在 ASP.NET Core MVC 中有一个 Distributed Cache 我们可以使用。
我们直接在页面上增加 distributed-cache 标签即可。
<distributed-cache name="mycache" expires-after="TimeSpan.FromSeconds(10)">
<p>缓存项10秒过期-LineZero</p>
@DateTime.Now
</distributed-cache>
<distributed-cache name="mycachenew" expires-sliding="TimeSpan.FromSeconds(10)">
<p>缓存项有人访问就不会过期,无人访问10秒过期-LineZero</p>
@DateTime.Now
</distributed-cache>
这样就能缓存标签内的内容。
完整操作步骤如下:
安装 NuGet 包:
Microsoft.AspNet.Web.Optimization
打开
Views
目录(如果是应用于区域,则为区域的Views
目录)中的 web.config,在<namespaces />
节点中添加<add namespace="System.Web.Optimization" />
在
App_Start
目录中创建类文件BundleConfig.cs
,更改其命名空间为应用程序的默认命名空间(即移除.App_Start
),创建方法:public static void RegisterBundles(BundleCollection bundles) { bundles.Add(new StyleBundle("~/虚拟路径(不能有点)").Include("~/CSS文件路径")); bundles.Add(new ScriptBundle("~/虚拟路径(不能有点)").Include("~/JS文件路径")); }
虚拟路径应避免与页面访问路径相同。Include 可包含多个文件,效果是合并输出,注意引用的顺序。
打开
Global.asax
,在Application_Start()
事件中添加代码BundleTable.EnableOptimizations = true; // 该设置使在开发模式中实现压缩代码,不设置则仅在发布后压缩代码 BundleConfig.RegisterBundles(BundleTable.Bundles);
视图页面中引用样式表或脚本
@Styles.Render("~/CSS虚拟路径") @Scripts.Render("~/JS虚拟路径")
使用 Render 的好处是,ASP.NET 会自动给引用地址加上参数,可在更改脚本或样式表内容后更改这些参数使浏览器缓存立即失效。
如果你的项目中已经安装并使用 Bundle
,那么只需要参考第 4 步,将 BundleTable
的 EnableOptimixations
设为 true
。
以下是一些常见异常的解决方法:
The name 'Styles' does not exist in the current context
The name 'Scripts' does not exist in the current context
解决:参步骤 2。
引用的样式表或脚本不存在(报 404
错误)
解决:步骤 3 中的虚拟路径不规范。

前提:
若需获取用户 unionid,则小程序必须已绑定到微信开放平台。
小程序调用 wx.login(),将 code 发送到开发者服务器
开发者服务器请求微信接口 code2Session,获得 session_key、openid,有机会获得 unionid(参 UnionID 机制说明)。因此无需任何用户授权即可获取 openid
访问须要已获取用户信息的页面时,可通过小程序端使用 button + getUserInfo 的方式请求用户授权
访问须要已获取手机号码的页面时,可通过小程序端使用 button + getPhoneNumber 的方式请求用户授权
code2session、getUserInfo、getPhoneNumber 等接口返回数据存入数据库 dt_weapp_user
服务端的任何接口均返回口令状态包(含自定义会话口令等信息),小程序端应保存于 storage
请求 getUserInfo 后应判断 detail.errMsg 是否为 getUserInfo:ok,请求 getPhoneNumber 后应判断 detail.errMsg 是否为 getPhoneNumber:ok
授权窗口的弹出情况参此文
口令状态包是用来传递到客户端用来标识用户唯一凭证的,包含字段:会话口令(自定义用户凭证)、会话口令有效时间(秒)、是否已获取 unionid 或昵称(视业务需求)、是否已获取手机号码、uid(可选),以及其他用来标识业务身份字段。服务端可根据会话口令从数据库中获取该用户的所有已知信息。
一般情况下,当已获取手机号码时,uid 必有值,否则,uid 必为空。因此 uid 不是必须传递到客户端的。
通过 code2Session 获得的 session_key、以及 openid、unionid、手机号码等机密信息不允许包含在口令状态包中并缓存在客户端,客户端需要用到手机号码时单独调用接口获取。
若业务不要求以手机号码作为用户唯一标识,那么口令状态包中不需要包含是否已获取手机号码,仅 uid 即可。在客户端访问须要业务用户登录的页面时,也仅判断 uid 有值即可。
流程图:
为更好地适应 2017.7.19 发布的《小程序内用户帐号登录规范调整和优化建议》,开发者服务器提供的所有业务逻辑接口的返回值中都应包含口令状态包,约定有以下相关的返回值和处理动作(返回值按个人喜好来定):
口令状态 | 接口返回 | ASP.NET Web API 语句 | 处理动作 |
access_token 空或失效 | 401 状态码 | return Unauthorized(); | login() + code2Session,获取 openid,生成 access_token |
access_token 有效,但未获取 uniond 或用户信息 | 401 状态码,http 头 WWW-Authenticate 中标注 getUserInfo | return Unauthorized(new AuthenticationHeaderValue("getUserInfo")); | getUserInfo() |
access_token 有效,但未获取手机号码(即未找到业务用户) | 401 状态码,http 头 WWW-Authenticate 中标注 getPhoneNumber | return Unauthorized(new AuthenticationHeaderValue("getPhoneNumber")); | getPhoneNumber() |
WWW-Authenticate 有大小写的问题,千万别入坑,参:https://xoyozo.net/Blog/Details/header-www-authenticate
返回内容是根据业务逻辑在服务端决定的,客户端在处理每个接口返回值时对返回内容作相应的处理即可。

本文不定时更新中……
收集了一些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适合新手。
异常:
出现脚本错误或者未正确调用 Page()
原因:不小心删了第一行内容:<template>
异常:
模块编译失败: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y 'for' of undefined
at fixDefaultIterator (D:\HBuilderX\plugins\uniapp\lib\mpvue-template-compiler\build.js:4277:24)
at mark (D:\HBuilderX\plugins\uniapp\lib\mpvue-template-compiler\build.js:4306:5)
at markComponent (D:\HBuilderX\plugins\uniapp\lib\mpvue-template-compiler\build.js:4371:5)
at baseCompile (D:\HBuilderX\plugins\uniapp\lib\mpvue-template-compiler\build.js:4384:15)
at compile (D:\HBuilderX\plugins\uniapp\lib\mpvue-template-compiler\build.js:4089:28)
at Object.module.exports (D:\HBuilderX\plugins\uniapp\lib\mpvue-loader\lib\template-compiler\index.js:43:18)
原因:新建的页面(简单模板)只有以下 3 个标签,须在 <template /> 中添加一些代码,如 <view />
<template>
</template>
<script>
</script>
<style>
</style>
异常:
模块编译失败: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y 'toString' of undefined
at Object.preprocess (D:\HBuilderX\plugins\uniapp\lib\preprocess\lib\preprocess.js:56:15)
at Object.module.exports (D:\HBuilderX\plugins\uniapp\lib\preprocessor-loader.js:9:25)
原因:没有原因,纯抽风,HX 关掉再开就好了。
异常:
Cannot set property 'xxx' of undefined;at pages/... onLoad function;at api request success callback function
原因:属性未定义,例如
data() {
return {
item: { }
}
}
而直接赋值 this.item.abc.xxx = '123';
解决:
data() {
return {
item: {
abc: ''
}
}
}
问:page 页面怎样修改 tabBar?
答:官方文档未给出答案,百度了一圈也无果(2018-10-23),但有人说小程序的 setTabBarBadge() 方法设置角标是可以用的。
坑:
VM1694:1 获取 wx.getUserInfo 接口后续将不再出现授权弹窗,请注意升级
参考文档: https://developers.weixin.qq.com/community/develop/doc/0000a26e1aca6012e896a517556c01
填坑:放弃使用 uni.getUserInfo 接口来获取用户信息,uni.login 可返回用于换取 openid / unionid 的 code,参:uni.login、 code2Session
坑:字符搜索(当前目录)(Ctrl+Alt+F)搜不出所有结果
填坑:顾名思义他只搜索当前目录,即当前打开文件所在目录,而非我误认为的整个项目根目录。在“项目管理器”中选中要搜索字符的目录即可。
坑:uni.navigateTo() 或 uni.redirectTo() 没反应
填坑:这两个方法不允许跳转到 tabbar 页面,用 uni.switchTab() 代替。
坑:使用“Ctrl+/”快捷键弹出“QQ五笔小字典”窗口
解决:打开QQ五笔“属性设置”,切换到“快捷键设置”选项卡,把“五笔小字典”前的勾取消(即使该组合键是设置为Ctrl+?)。
坑:<rich-text /> 中的 <img /> 太大,超出屏幕宽度
填坑:用正则表达式给 <img /> 加上最大宽度
data.data.Content = data.data.Content.replace(/\<img/gi, '<img 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 ');
坑:无法重命名或删除目录或文件
填坑一:“以管理员身份运行”HBuilder X 后再试。
填坑二:关闭微信开发者工具、各种手机和模拟器后再试。
填坑三:打开“任务管理器”,结束所有“node.exe”进程后再试。
坑:
thirdScriptError
sdk uncaught third Error
(intermediate value).$mount is not a function
TypeError: (intermediate value).$mount is not a function
Page[pages/xxxx/xxxx] not found. May be caused by: 1. Forgot to add page route in app.json. 2. Invoking Page() in async task.
Page is not constructed because it is not found.
填坑:关闭微信开发者工具、各种手机和模拟器后,删除“unpackage”目录。
坑:
Unexpected end of JSON input;at "pages/news/view" page lifeCycleMethod onLoad function
SyntaxError: Unexpected end of JSON input
填坑:给 uni.navigateTo() 的 url 传参时,如果简单地将对象序列化 JSON.stringify(item),那么如果内容中包含“=”等 url 特殊字符,就会发生在接收页面 onLoad() 中无法获取到完整的 json 对象,发生异常。
uni.navigateTo({
url: "../news/view?item=" + JSON.stringify(item)
})
所以应该把参数值编码:
uni.navigateTo({
url: "../news/view?item=" + escape(JSON.stringify(item))
})
如果是一般的 web 服务器来接收,那么会自动对参数进行解码,但 uni-app 不会,如果直接使用:
onLoad(e) {
this.item = JSON.parse(e.item);
}
会发生异常:
Unexpected token % in JSON at position 0;at "pages/news/view" page lifeCycleMethod onLoad function
SyntaxError: Unexpected token % in JSON at position 0
需要解码一次:
onLoad(e) {
this.item = JSON.parse(unescape(e.item));
}
需要注意的是,unescape(undefined) 会变成 'undefined',如果要判断是否 undefined,应是 unescape 之前。
坑:图片变形
填坑:mode="widthFix"
坑:页面如何向 tabBar 传参
填坑:全局或缓存
坑:编译为 H5 后,出现: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填坑:参阅
坑:编译为 H5 后,GET 请求的 URL 中出现“?&”
填坑 :客户端只求 DCloud 官方能够尽快修复这个 bug,IIS 端可以暂时用 URL 重写来防止报 400 错误,参此文。
坑:[system] errorHandler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y 'forEach' of undefined
填坑:待填

〓 系统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关机 | halt | halt | |
重启 | reboot | reboot | |
系统监视器 | top | 系统时间, 运行天数, 当前登录用户数, 系统负载 总进程数, 运行中的, 睡眠的, 停止的, 未响应的 Cpu(s):us 用户, sy 系统, ni XX, id 空闲, wa 等待, hi XX, si XX Mem, 已使用, 空余, 缓冲 Swap, 已使用, 空余, 缓冲 快捷键: M 按占内存排序 P 按占Cpu排序 1 显示每个 Cpu k 杀死进程 q 退出 | top |
查看进程 | ps | aux -ef | 列出包含 java 的进程 ps aux |grep java ps -ef |grep java |
查看内存及 Swap 用量 | free | -b,-k,-m,-g 按单位显示 | free -m |
查看系统时间 | date | 显示 CST 时间 -R 显示时区 -u 显示 UTC 时间 | date |
查看硬件时间 | clock | clock | |
设置系统日期 | date -s 月/日/年 | ||
设置系统时间 | date -s 时:分:秒 | ||
将系统时间写入到硬件时间 | clock -w | ||
查看系统版本 | cat /etc/*release | ||
升级系统软件 | yum update -y |
〓 文件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进入目录 | cd | cd .. # 上一层目录 cd /root # 根目录 | |
列出目录 | ls | 白色:表示普通文件 蓝色:表示目录 绿色:表示可执行文件 红色:表示压缩文件 浅蓝色:链接文件 红色闪烁:表示链接的文件有问题 黄色:表示设备文件 灰色:表示其他文件 | ls |
创建目录 | mkdir | mkdir XXX | |
删除目录 | rm | rm -rf XXX | |
删除文件 | rm | rm XXX | |
复制文件 | cp | cp XXX YYY | |
复制目录 | cp | -r 复制目录及目录内的所有项目 -v 详细显示进行的步骤 | cp -rv XXX YYY |
重命名文件 | mv | -i: 若指定目录已有同名文件,则先询问是否覆盖旧文件; -f: 在mv操作要覆盖某已有的目标文件时不给任何指示; | mv 源文件 目标文件 |
移动文件 | mv | mv 一个或多个文件 目标目录 | |
下载文件 | wget | 下载到当前目录 | wget http://XXX.tar.gz |
计算文件/目录的磁盘用量 | du | -a 不仅显示目录,同时显示文件 -h 容易阅读方式显示 --max-depth=N 可指定计算深度 | du -ah --max-depth=1 | sort -n |
查找文件 | find | find /home -name *.apk |
〓 tar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tar | tar | -z 是否压缩 -c 打包 -x 解包 -v 详细地列出处理的文件 -f | 打包:tar -cvf abc.tar abc 解包:tar -xvf abc.tar 压缩打包:tar -zcvf abc.tar.gz abc 解压解包:tar -zxvf abc.tar.gz |
〓 磁盘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查看所有磁盘及分区 | fdisk -l | fdisk -l | |
查看当前挂载 | df | -h 按可阅读的方式打印数值和单位 -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 df -hT |
管理磁盘分区 | fdisk /dev/*** | 进入后的操作说明: m 显示命令菜单 d 删除一个分区 n 创建一个分区(e 扩展分区;p 主分区) t 改变分区ID q 不保存退出 w 保存退出 | fdisk /dev/vdb |
格式化分区 | mkfs.*** /dev/***N | mkfs.xfs /dev/vdb1 | |
挂载分区 | mount /dev/***N /*** | mount /dev/vdb1 /www | |
卸载分区 | umount /dev/***N | umount /dev/vdb1 | |
开机自动挂载 | vi /etc/fstab | 配置文档格式:设备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defaults 0 0 | 打开:vi /etc/fstab 配置:/dev/vdb1 /www xfs defaults 0 0 |
〓 网络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查看 IP 配置 | ifconfig | ifconfig | |
配置网卡 IP | 配置文件目录:/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配置文件格式: DEVICE=eth0 / eth0:0 / ... # 在配置多线时若使用 cp 命令复制配置文件,必须修改此项以防止冲突 HWADDR=XX:XX:XX:XX:XX:XX # 网卡地址 TYPE=Ethernet # 以太网 UUID=******** ONBOOT=yes # 开机启动 NM_CONTROLLED=yes BOOTPROTO=static # 使用静态 IP IPADDR=192.168.1.2 # IP 地址 NETMASK=255.255.255.XXX # 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1.1 # 网关 DNS1=114.114.114.114 DNS2=8.8.8.8 | vi ifcfg-XXXN(:N) | |
重启网卡 | 使配置生效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
〓 防火墙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配置 iptables | 添加需要允许的端口的方法同 22 端口 |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 |
重启使配置生效 |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
〓 用户/权限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添加用户 | useradd | -g 组名 # 加入到该组 -s /bin/false #不允用户直接登录系统 | useradd –g 组名 用户名 -s /bin/false |
修改密码 | passwd | passwd 用户 | |
查看所有用户 | cut -d : -f 1 /etc/passwd | ||
查看可以登录系统的用户 | cat /etc/passwd | grep -v /sbin/nologin | cut -d : -f 1 | ||
删除用户 | -r, --remove remove home directory and mail spool | userdel 用户 | |
添加用户组 | groupadd | groupadd 组名 | |
为组添加用户(用户必须已存在) | gpasswd | gpasswd -a 用户 组 | |
将用户移出组 | gpasswd | gpasswd -d 用户 组 | |
查看用户所属组 | groups | groups 用户 | |
查看组中有哪些用户 | groupmems | groupmems -g 组 -l | |
更改文件/目录所有者 | chown | -R 递归处理所有的文件及子目录 | chown -R 用户:组 *** |
更改文件/目录权限 | chmod | -R 以递归方式更改所有的文件及子目录 | chmod -R 777 *** |
〓 vi 编辑器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打开文件 | vi | vi XXX | |
进入编辑模式 | 按 a/i/o/Insert 等 | ||
进入末行模式/命令模式 | 按 Esc后: :w 保存不退出 :q 退出(提示是否保存) :wq 保存并退出 :w XXX 另存到文件 XXX :q! 不保存退出 |
〓 计划任务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设置计划任务 | crontab | 详细步骤见本页底部 | crontab -l # 查看计划任务 crontab -e # 编辑计划任务 |
〓 网站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简单审查日志 | cat | grep | cat 日志文件 | grep 关键词1 | grep 关键词2 | more | |
日志分析 | goaccess | 见下文 |
〓 goaccess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安装 | yum install goaccess | ||
日志格式 | NCSA Commbined Log Format | date_format %d/%b/%Y log_format %h %^[%d:%^] "%r" %s %b "%R" "%u" | |
参数 | -f | 需要解析的日志文件 | |
参数 | -e | 指定 IP 地址统计 | |
参数 | -p | 指定配置文件 | 可以将上面的日志格式内容保存到文件 ~/.goacessrc |
参数 | -H | 显示 HTTP 协议信息 | |
参数 | -M | 显示 HTTP 方法信息 | |
生成文件 | goaccess -f 日志文件 -p ~/.goaccessrc > 目标文件.htm |
〓 lnmp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重启 LNMP | /root/lnmp restart | ||
重启 MySQL | /etc/init.d/mysql restart | ||
重启 PureFTPd | /root/pureftpd restart | ||
安装 LNMP | http://lnmp.org/install.html | ||
常见问题 | http://lnmp.org/faq.html | ||
状态管理命令 | http://lnmp.org/faq/lnmp-status-manager.html | ||
相关软件目录及文件位置 | http://lnmp.org/faq/lnmp-software-list.html | ||
防跨站、跨目录安全设置(仅支持 PHP 5.3.3 以上版本) | http://www.vpser.net/security/lnmp-cross-site-corss-dir-security.html | ||
查看 Nginx 版本 | nginx -V | ||
查看 MySQL 版本 | mysql -V | ||
查看 PNP 版本 | php -v | ||
查看 Apache 版本 | httpd -v | ||
查内存 | cat /proc/meminfo | ||
php.ini | vim /usr/local/php/etc/php.ini | ||
MySQL 配置文件 | vim /etc/my.cnf | ||
添加网站 | /root/vhost.sh | ||
添加 ProFTPd 用户 | /root/proftpd_vhost.sh |
〓 nginx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启动/停止/重启 | service nginx 或 /etc/rc.d/init.d/nginx | service nginx start service nginx stop service nginx restart | |
伪静态 | 在 .conf 文件中配置 | rewrite ^(.*)/read-htm-(.*)\.html(.*)$ $1/read.php?$2.html? last; rewrite ^(.*)/thread-htm-(.*)\.html(.*)$ $1/thread.php?$2.html? last; rewrite ^(.*)-htm-(.*)$ $1.php?$2 last; rewrite ^(.*)/simple/([a-z0-9\_]+\.html)$ $1/simple/index.php?$2 last; rewrite ^(.*)/data/(.*)\.(htm|php)$ 404.html last; rewrite ^(.*)/attachment/(.*)\.(htm|php)$ 404.html last; rewrite ^(.*)/html/(.*)\.(htm|php)$ 404.html last; | |
防盗链 | 在 .conf 文件中配置 | HttpRefererModule | location ~* \.(gif|jpg|png|swf|flv)$ { valid_referers none blocked *.0574bbs.com *.eyuyao.com 0574bbs.com eyuyao.com; if ($invalid_referer) { rewrite ^/ http://web1.eyuyao.com/yyad/src/3122.jpg; # return 404; } } |
浏览器缓存 | 在 .conf 文件中配置 | location ~ .*\.(gif|jpg|jpeg|png|bmp|swf)$ { expires 30d; } |
〓 vsftpd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安装 | yum install vsftpd | ||
查看是否已安装 | rpm -q vsftpd | ||
启动/停止/重启 | service vsftpd | service vsftpd start service vsftpd stop service vsftpd restart | |
配置文件 | vi /etc/vsftpd/vsftpd.conf |
〓 MySQL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登录 | mysql | mysql -u username -p | |
登出 | exit | ||
查看信息 | status; | ||
查询当前正在执行的 SQL 语句 | show processlist; | ||
删除指定时间之前的日志 | PURGE | PURGE MASTER LOGS BEFORE '2015-1-1 0:00:00'; |
〓 scp 远程文件/目录传输命令 (yum install openssh-clients) 用法
scp 会把文件权限(读取/写入/执行)带过来,但所有者为当前执行 scp 命令的用户。
scp 低版本有许多漏洞,用完最好 yum remove openssh-clients
scp 采用直接覆盖的机制,如需判断文件无差异则跳过,应改用 rsync 命令。查看 rsync 详细使用方式及与 scp 对比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若远程服务器 SSH 端口非默认 | scp | -P 端口号 | |
下载远程服务器上的文件到本地 | scp | scp 远程用户@远程服务器:远程文件 本地文件 | |
下载远程服务器上的目录到本地 | scp | -P 端口 -v 显示进度 -r 递归 | scp -r 远程用户@远程服务器:远程目录 本地目录 实例:scp -r root@x.x.x.x:/a/b/ /c/d/ 结果:/c/d/b/,即将整个 b 复制到 d 下(注意与 rsync 命令的区别) |
将本地文件上传到远程服务器 | scp | scp 本地文件 远程用户@远程服务器:远程文件 | |
将本地目录上传到远程服务器 | scp | 最终目录结构参:远程->本地 | scp -r 本地目录 远程用户@远程服务器:远程目录 |
〓 rsync 远程文件/目录传输命令 (yum install rsync) 用法查看 rsync 详细使用方式及与 scp 对比
rsync 会把文件权限(读取/写入/执行)带过来,所有者也会带过来。
相比于 scp 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增量同步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下载远程服务器上的目录到本地 | rsync | -a 递归 -v 详细 -p, -- perms 保持权限 -g, -- group 保持属组 -o, --owner 保持属主 -r 递归 --progress 打印 --delete 删除已不存在的文件 -u 表示仅更新较新的文件 -z 表示在传输过程中进行压缩 -e 'ssh -p 2222' 指定其它端口 | rsync 远程用户@远程服务器:远程目录 本地目录 实例:rsync -avu --progress root@x.x.x.x:/a/b/ /c/d/ 结果:/c/d/,即将 b 内的文件(夹)复制到 d 下(注意与 scp 命令的区别) |
将本地文件上传到远程服务器 | rsync | rsync 本地文件 远程用户@远程服务器:远程文件 | |
将本地目录上传到远程服务器 | rsync | 最终目录结构参:远程->本地 | rsync 本地目录 远程用户@远程服务器:远程目录 |
〓 ftp 客户端 (yum install ftp)
功能 | 命令 | --help | 示例 |
---|---|---|---|
登录 | ftp | ftp 目标服务器 | |
列出远程当前路径目录/文件 | ls | ls | |
创建远程目录 | mkdir | mkdir 目录名 | |
删除远程目录(空) | rmrmdir | mkdir 目录名 | |
进入远程目录 | cd | cd 目录名 | |
显示远程当前路径 | pwd | pwd | |
重命名远程文件 | rename | rename 原文件名 新文件名 | |
上传文件 | put | put 本地文件名 | |
下载文件 | get | get 远程文件名 | |
批量下载文件 | mget | 需要单个确认 | |
批量下载文件【lftp】 | mirror | 参数有很多 | mirror |
返回 shell(不退出) | ! | ! | |
返回 ftp(接上步) | exit ftp | exit ftp | |
结束 | bye quit | bye quit |
〓 iftop
流量监控工具 教程
〓 GoAccess
实时网站日志分析工具 官网
〓 Cacti
常见问题笔记
加硬盘
插入新硬盘
若有 RAID,则先设置,使操作系统能认到硬盘
使用 fdisk 命令对新设备进行分区
使用 mkfs 命令对新分区进行格式化
使用 mount 命令进行挂载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vi /etc/fstab)
更改 MySQL 数据库目录位置
停止 MySQL 服务
将原数据目录转移或复制到新位置(若是复制,则修改所有者使原来一致)
找到 my.cnf 配置文件(一般在 /etc/),修改 datadir 值为新路径
启动 MySQL 服务
502 Bad Gateway 问题排查
查看 PHP 日志,路径:/usr/local/php/var/log
一般为“server reached pm.max_children setting (10), consider raising it”连接数问题,在“/usr/local/php/etc”下的所有配置文件中查找并修改相关设置即可(如改成 1000)。
计划任务(实例:定时备份数据库并通过 FTP 同步至其它服务器)
创建可执行文件:vi dotask.sh
dotask.sh 的内容示例:
DATE_TIME=`date +%Y_%m_%d_%H%M%S`;
FILE_NAME=数据库名_backup_$DATE_TIME.sql;
cd /home/mysqlbackup/;
mysqldump -u数据库用户名 -p数据库密码 数据库名>$FILE_NAME;
tar -zcf $FILE_NAME.tar.gz $FILE_NAME;
rm $FILE_NAME;
ftp -v -n FTP地址 << END
user FTP用户名 FTP密码
bin
put 本地目录文件 目标路径文件
bye
END
文件名乱码问题可以在行末加“;”来解决赋予执行权限:chmod 777 dotask.sh (ls 命令时呈绿色)
编辑计划任务:crontab -e
crontab 书写规则:
# 分 时 日 月 周 文件路径
0 3 * * * /home/dotask.sh
30 4 * * * /home/dotask2.sh重启 crond:/etc/init.d/crond restart
netstat
netstat -an | grep xxx.xxx.xxx.xxx 可查看此 IP 的 TCP 请求及端口

本文不定时更新中……
具备 RESTful 相关知识会更有利于学习 ASP.NET Web API:RESTful API 学习笔记
ASP.NET Web API 官网:https://www.asp.net/web-api
服务 URI Pattern
Action | Http verb | URI | 说明 |
Get contact list | GET | /api/contacts | 列表 |
Get filtered contacts | GET | /api/contacts?$top=2 | 筛选列表 |
Get contact by ID | GET | /api/contacts/id | 获取一项 |
Create new contact | POST | /api/contacts | 增加一项 |
Update a contact | PUT | /api/contacts/id | 修改一项 |
Delete a contact | DELETE | /api/contacts/id | 删除一项 |
返回类型 | Web API 创建响应的方式 |
---|---|
void | 返回空 204 (无内容) |
HttpResponseMessage | 转换为直接 HTTP 响应消息。 |
IHttpActionResult | 调用 ExecuteAsync 来创建 HttpResponseMessage,然后将转换为 HTTP 响应消息。 |
其他类型 | 将序列化的返回值写入到响应正文中;返回 200 (正常)。 |
HttpResponseMessage
可提供大量控制的响应消息。 例如,以下控制器操作设置的缓存控制标头。
public class ValuesController : ApiController
{
public HttpResponseMessage Get()
{
HttpResponseMessage response = Request.CreateResponse(HttpStatusCode.OK, "value");
response.Content = new StringContent("hello", Encoding.Unicode);
response.Headers.CacheControl = new CacheControlHeaderValue()
{
MaxAge = TimeSpan.FromMinutes(20)
};
return response;
}
}
IHttpActionResult
public IHttpActionResult Get (int id)
{
Product product = _repository.Get (id);
if (product == null)
{
return NotFound(); // Returns a NotFoundResult
}
return Ok(product); // Returns an OkNegotiatedContentResult
}
其他的返回类型
响应状态代码为 200 (正常)。此方法的缺点是,不能直接返回错误代码,如 404。 但是,您可以触发 HttpResponseException 的错误代码。
完善 Help 页
一般都是通过元数据注释(Metadata Annotations)来实现的描述的。
显示接口和属性的描述:
打开 HelpPage 区域的 App_Start 目录下的 HelpPageConfig.cs 文件,在 Register 方法的首行取消注释行:
config.SetDocumentationProvider(new XmlDocumentationProvider(HttpContext.Current.Server.MapPath("~/App_Data/XmlDocument.xml")));
在项目右键属性“生成”页,勾选“XML 文档文件”,并填写与上述一致的路径(App_Data/XmlDocument.xml)。
给接口加上 ResponseType 显示响应描述和示例:[ResponseType(typeof(TEntity))]
在实体模型的属性上加入 RequiredAttribute 特性可提供请求或响应中的实体的属性描述,如:[Required]
推荐使用:Swashbuckle
关于格式
在 WebApiConfig.Register() 中加入以下代码以禁止以 XML 格式输出(请按需设置):
Global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Formatters.XmlFormatter.SupportedMediaTypes.Clear();
Json 序列化去掉 k__BackingField
Global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Formatters.JsonFormatter.SerializerSettings.ContractResolver = new Newtonsoft.Json.Serialization.DefaultContractResolver { IgnoreSerializableAttribute = true };
如果属性值为 null 则不序列化该属性
config.Formatters.JsonFormatter.SerializerSettings = new JsonSerializerSettings { NullValueHandling = NullValueHandling.Ignore };

Session 有多种存储模式,默认是 InProc
,顾名思义是“在进程内”,即在 IIS 中,随网站重启而重启,网站发布后(或改动 .dll 文件)会导致应用重新运行,Session 清空。
Session 可以使用 StateServer
来保存,需要服务器开启 ASP.NET State Service 服务,此种方式要求保存在 Session 的信息必须序列化,然后从 Session 中获取的时候也要反序列化,这就导致性能有略微的损失。
Session 还可以配置为 SQLServer
,将 Session 存储在数据库中,同样需要序列化。
当配置为 Custom
时,可以在使用 Memcached、Redis 等第三方缓存技术来实现 Session 的管理,本文不作讨论。
Off
模式即关闭 Session,这种方式如果要实现用户登录功能,就必须依赖 Cookie 等来实现。
下面针对常见的三种模式进行比较:
InProc | StateServer | SQLServer | |
存储位置 | 应用进程内 | ASP.NET State Service 服务 | SQL Server 数据库 |
远程存储 | 不支持 | 支持 | 支持 |
存储格式 | 任意 | 序列化的 | 序列化的 |
可能导致重启(丢失)的情况 | 配置文件中 processModel 标签的 memoryLimit 属性; Global.asax 或者 Web.config 文件被更改; Bin 文件夹中的 Web 程序(DLL)被修改; 杀毒软件扫描了一些 .config 文件; 系统资源紧张进行资源回收导致 IIS 进程崩溃或重启等。 | ASP.NET State Service 服务停止; | - |
Session_End() 事件 | 有 | 无 | 无 |
部署难度 | 无 | 简单 | 稍复杂 |
Web.config 配置示例 (<system.web> 节点内) | <sessionState mode="InProc" /> | <sessionState mode="StateServer" /> | <sessionState mode="SQLServer" sqlConnectionString ="data source=x.x.x.x; user id=[user]; password=[pwd]" /> |
因此,如果你仅仅为了标题所述的“每次发布后丢失 Session”而烦恼,那么推荐使用 StateServer
模式来存储 Session。
注:
如果 Session 的 Key 是在应用启动时随机生成的话,使用 StateServer 和 SQLServer 还是会“丢失” Session。
这是对 Session 的配置,对 Cache 无效。

经测试,.NET Framework 4.8 的 Cache.Insert() 已恢复正常。
安装 .NET Framework 4.7 后,不管项目有没有升级到 .NET Framework 4.7,使用 Cache.Insert() 添加的自动过期的缓存都不会过期了,可以使用 Cache.Add() 来解决!
使用 Cache.Insert() 例:
HttpRuntime.Cache.Insert(key, value, null, DateTime.Now.AddSeconds(5), Cache.NoSlidingExpiration);
改为使用 Cache.Add():
HttpRuntime.Cache.Add(key, value, null, DateTime.Now.AddSeconds(5), Cache.NoSlidingExpiration, CacheItemPriority.Default, null);
如果 Cache 中已保存了具有相同 key 的项,则调用 Add 方法将不作任何更改。(Insert 方法则会覆盖该值)
完整测试代码:
public static DateTime DateTimeNow
{
get
{
if (HttpRuntime.Cache["DateTimeNow"] == null)
{
HttpRuntime.Cache.Add("DateTimeNow", DateTime.Now,
null, DateTime.Now.AddSeconds(5), Cache.NoSlidingExpiration,
CacheItemPriority.Default, null);
}
return Convert.ToDateTime(HttpRuntime.Cache["DateTimeNow"]);
}
}
在部分项目中(如 .NET Framework 4 项目中)发现上述改动仍不起作用,不会自动过期,那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方法一、可以记录将数据添加到 Cache 的时间,获取数据时判断该时间,超时则清除该 Cache 并重新赋值;
方法二、放弃缓存依赖,用定时器清除 Cache 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