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在路由器上启用 UPnP 就可以了。
如果局域网中有多台监控设备,或有多层局域网,可以尝试直接端口映射。
在监控控制面板中查看主机 IP(注意不是各通道的 IP),或者在同一层局域网通过电脑浏览器中访问监控控制面板(http://主机ip)。
然后就可以在路由器上配置端口映射了(有些路由器的菜单项为“NAT 服务”)。
一般配置 554(RTSP 端口)和 8000(服务端口)就可以了,80(HTTP 端口)和 443(HTTPS 端口)用于通过浏览器管理监控系统,不需要在外网配置的话不需要映射,暴露在公网有安全风险。另外 9010(平台命令端口)和 9020(平台数据端口)作用未知,可不映射。
当然,为了防止端口冲突或提高安全性,映射的外部端口和内部端口可以不相同。

要将一个服务公开给外部访问,必须开放端口,例举一些场景的端口映射:
VMware 实现宿主机端口映射到虚拟机端口:
打开 VMware 的菜单中的 编辑 - 虚拟网络编辑器,
在弹出窗口中表格中的选中“NAT”项,点击下方的“NAT设置”(若无法操作需要先点击“更改设置”允许)
在“NAT设置”中“添加”,填写主机端口和虚拟机端口、虚拟机IP地址。
这样,宿主机就能访问到虚拟机中的服务了。
在 Windows 11 的防火墙中允许端口:
在“设置”或“控制面板”中打开防火墙,“高级设置”
在“入站规则”中“新建规则”
选择“端口”并填写,完成。
这样,局域网的其它电脑就能访问到这台 Windows 的服务了。
小米路由器:
登录路由器,进入“高级设置”,
切换到“端口转发”,添加规则,
这样,外网就能通过路由器的外网IP来访问局域网中的内网服务了。
华为路由器 AX3 Pro:
登录路由器,进入“更多功能”,
展开“安全设置”,选择“NAT服务”,
点击“+”号设置端口映射。
这样,外网就能通过路由器的外网IP来访问局域网中的内网服务了。
H3C ER3200G2 路由器:
登录路由器,展开“高级设置”,“地址转换”,
切换到“虚拟服务器”,“新增”,
填端口和内部服务器IP,完成。
这样,外网就能通过路由器的外网IP来访问局域网中的内网服务了。

解析域名(非网站域名)、挂载磁盘(若有另购)、修改实例名称、主机名
设置阿里云(重要)
远程连接进入 ECS(若解析未生效可以先用 IP)(若新服默认使用 3389 端口,可先在安全组临时放行 3389 端口)
开启 Windows 防火墙(使用推荐设置)
Windows 更新、并在高级选项中开启(更新 Windows 时接收其它 Microsoft 产品的更新)
安装 IIS:服务器管理器-添加角色和功能-勾选“Web 服务器(IIS)”包括管理工具
建议勾选:
默认已勾选项
按需安装 IP 和域限制
跟踪(即“失败请求跟踪”)
请求监视器、日志记录工具、
按需安装 ASP
按需安装 ASP.NET 4.8(会同时勾选 .NET Extensibility 4.8、ISAPI 扩展、ISAPI 筛选器)
按需安装 WebSocket 协议
应用程序初始化(建议安装)
管理服务(用于 Web 部署)
细节:设置任务栏;设置桌面图标;个性化-颜色-勾选“标题栏和窗口边框”;设置输入法;
下载 URL 重写(文件名:rewrite_amd64_zh-CN.msi)
下载 MySQL Connector/NET(文件名:mysql-connector-net-8.0.19.msi)
下载 ASP.NET Core 运行时 Hosting Bundle(文件名:dotnet-hosting-*.*.*-win.exe)
下载 .NET 桌面运行时 Windows x64(文件名:windowsdesktop-runtime-*.*.*-win-x64.exe)
下载 Web Deploy(文件名:WebDeploy_amd64_zh-CN.msi)
服务:设置“ASP.NET State Service”自动启动
IIS 日志:路径(如 D:\wwwlogs),每小时(统一设置一个全局的就行了,不需要设置每个网站),按需勾选“使用本地时间进行文件命名和滚动更新”
IIS 导入证书:个人、允许导出证书。参
设置默认网站的 https、设置默认网站跳转到指定网站。
设置权限:设置网站所在分区(如 D 盘),安全,添加 IIS_IUSRS,全部拒绝(防止跨站)
添加用户:为每个网站创建用户(既能防止跨站,又能跟踪进程),密码不能改、不过期,仅隶属于 IIS_IUSRS,并添加到每个网站的根目录,若用户创建失败看这里。
创建网站:设置访问物理路径的用户;设置应用程序池的“标识”用户;编辑绑定:勾选需要服务器名称指示;检查域名是否绑全;设置写入目录的用户权限;设置写入目录的“处理程序映射”取消“脚本”。
重复上面两步
检查所有网站用户是否仅隶属于 IIS_IUSRS(在“组”页面双击 Users 和 IIS_IUSRS 查看成员)
在应用程序池列表页面检查 CLR 版本、管托管道模式和标识;在网站列表页面检查绑定和路径
设置“IP 地址和域限制”
废弃旧服时再次检查:IIS 中各功能设置、hosts、安装的应用程序、启动项、任务计划程序、服务、防火墙等
接入 WAF
解析各网站域名
其它:资源管理器-选项-查看-去掉“始终显示图标,从不显示缩略图”前的勾
再次检查阿里云设置
在备份工具中添加该服务器的所有备份项
其它:到期日期提醒、
>> 关于域名解析
因各地域名解析生效时间不可控,一般国内域名 1 天内,国际域名 2 天内。
若网站数据库在 RDS、上传文件在 OSS,则解析 48 小时后直接停止原网站即可;(比较理想的)
文件上传到 ECS 的可使用 FTP 等工具定时同步文件,或直接停止原网站。(网友会遇到新文章中图片无法显示等问题)
还有一种方法是新网站提前解析一个备用域名,确保完全生效后再修改正式域名的解析,原网站无条件跳转到备用域名,如果数据库中有保存完整网址路径的,关闭原网站并解绑备用域名之后,进行批量替换。(缺点是可能会影响在搜索引擎的网站权重)
部分有定时器的网站要注意,如果两个网站的定时器都正常开启会导致意外的,需要停止其中一个网站的定时器。
当然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选择可以接受且方便的一种即可。
更多文章:

在使用 VM 的过程中,你可能遇到过虚拟机和宿主机之间需要传输文件的问题。使用共享文件夹的方式比直接复制粘贴更快速、更有效,并且可以共同编辑文件,无需拷贝文件。如果在虚拟中有下载大文件,那么可以直接下载到共享文件夹中,可有效节省虚拟机磁盘文件 .vmdk 的空间占用(虚拟机里彻底删除文件后,.vmdk 并不会变小)。
设置方法很简单:
首先在宿主机磁盘上新建一个文件夹用来共享给虚拟机,例如取名 VM_SharedFolder。若无特殊需求,尽量不要将重要文件夹共享给虚拟机。
在 VM 中选中要共享文件夹的虚拟机,右键,设置。切换到“选项”选项卡,左侧选中“共享文件夹”,右侧选择“总是启用”,勾选“在 Windows 客户机中映射为网络驱动器”。点击“添加”,选择上一步创建的文件夹,完成。
这样,在虚拟机的“此电脑”上就可以看到这个“网络位置”了,默认是 Z 盘。
以上步骤可以在虚拟机开机的时候进行设置。
老版迅雷不能把下载目录指定到这样的盘符下,可以指定到:\\vmware-host\Shared Folders\VM_SharedFolder

群晖系统暂时没有类似 TreeSize 的磁盘文件管理工具,但是我们可以用磁盘映射的方式将群晖系统上的目录挂载到电脑上。这样,在电脑上就可以用 TreeSize 扫描群晖上的磁盘文件了。具体步骤如下:
一、群晖上安装 WebDAV Server
二、启用 WebDAV Server
三、新建群晖用户
千万要设置好权限。
切换到“应用程序”选项卡,关闭除 WebDAV Server 以外的所有应用程序
切换到“权限”选项卡,勾选需要访问的目录
四、在电脑上安装 RaiDrive
从官网下载,免费版即可。
五、配置 RaiDrive
打开 RaiDrive,点击顶部的“添加”,选择“NAS”,选择“Synology”,并填相应的地址和账户
技巧:将群晖提供的外部访问地址(在 控制面板-外部访问 中查看)直接在浏览器上打开,如果与群晖在同一局域网,那么会跳转到 https://[IP].[QuickConnect ID].direct.quickconnect.cn:5001/,那么参照这个地址填入到 RaiDrive 中即可在局域网中连接;如果不在同一局域网,那么会跳转到公网地址,同样可以将公网地址填入,但必须在路由器上映射端口才能在外网映射磁盘到 NAS。
六、访问文件
一切顺利,你就可以在“此电脑”中看到新建的盘符,像访问本地磁盘一样访问群晖文件。

using Microsoft.AspNetCore.Mvc;
using Microsoft.EntityFrameworkCore;
namespace xxx.xxx.xxx.Controllers
{
public class DiscuzTinyintViewerController : Controller
{
public IActionResult Index()
{
using var context = new Data.xxx.xxxContext();
var conn = context.Database.GetDbConnection();
conn.Open();
using var cmd = conn.CreateCommand();
cmd.CommandText = "SELECT `TABLE_NAME`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WHERE TABLE_SCHEMA = DATABASE();";
Dictionary<string, List<FieldType>?> tables = new();
using var r = cmd.ExecuteReader();
while (r.Read())
{
tables.Add((string)r["TABLE_NAME"], null);
}
conn.Close();
foreach (var table in tables)
{
var conn2 = context.Database.GetDbConnection();
conn2.Open();
using var cmd2 = conn2.CreateCommand();
cmd2.CommandText = "DESCRIBE " + table.Key;
using var r2 = cmd2.ExecuteReader();
List<FieldType> fields = new();
while (r2.Read())
{
if (((string)r2[1]).Contains("tinyint(1)"))
{
fields.Add(new()
{
Field = (string)r2[0],
Type = (string)r2[1],
Null = (string)r2[2],
});
}
}
conn2.Close();
tables[table.Key] = fields;
}
foreach (var table in tables)
{
foreach (var f in table.Value)
{
var conn3 = context.Database.GetDbConnection();
conn3.Open();
using var cmd3 = conn3.CreateCommand();
cmd3.CommandText = $"SELECT {f.Field} as F, COUNT({f.Field}) as C FROM {table.Key} GROUP BY {f.Field}";
using var r3 = cmd3.ExecuteReader();
List<FieldType.ValueCount> vs = new();
while (r3.Read())
{
vs.Add(new() { Value = Convert.ToString(r3["F"]), Count = Convert.ToInt32(r3["C"]) });
}
conn3.Close();
f.groupedValuesCount = vs;
}
}
return Json(tables.Where(c => c.Value != null && c.Value.Count > 0));
}
private class FieldType
{
public string Field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Type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Null { get; set; }
public List<ValueCount> groupedValuesCount { get; set; }
public class ValueCount
{
public string Value { get; set; }
public int Count { get; set; }
}
public string RecommendedType
{
get
{
if (groupedValuesCount == null || groupedValuesCount.Count < 2)
{
return "无建议";
}
else if (groupedValuesCount.Count == 2 && groupedValuesCount.Any(c => c.Value == "0") && groupedValuesCount.Any(c => c.Value == "1"))
{
return "bool" + (Null == "YES" ? "?" : "");
}
else
{
return "sbyte" + (Null == "YES" ? "?" : "");
}
}
}
}
}
}
[{
"key": "pre_forum_post",
"value": [{
"field": "first",
"type": "tinyint(1)",
"null": "NO",
"groupedValuesCount": [{
"value": "0",
"count": 1395501
}, {
"value": "1",
"count": 179216
}],
"recommendedType": "bool"
}, {
"field": "invisible",
"type": "tinyint(1)",
"null": "NO",
"groupedValuesCount": [{
"value": "-5",
"count": 9457
}, {
"value": "-3",
"count": 1412
}, {
"value": "-2",
"count": 1122
}, {
"value": "-1",
"count": 402415
}, {
"value": "0",
"count": 1160308
}, {
"value": "1",
"count": 3
}],
"recommendedType": "sbyte"
}, {
"field": "anonymous",
"type": "tinyint(1)",
"null": "NO",
"groupedValuesCount": [{
"value": "0",
"count": 1574690
}, {
"value": "1",
"count": 27
}],
"recommendedType": "bool"
}, {
"field": "usesig",
"type": "tinyint(1)",
"null": "NO",
"groupedValuesCount": [{
"value": "0",
"count": 162487
}, {
"value": "1",
"count": 1412230
}],
"recommendedType": "bool"
}, {
"field": "htmlon",
"type": "tinyint(1)",
"null": "NO",
"groupedValuesCount": [{
"value": "0",
"count": 1574622
}, {
"value": "1",
"count": 95
}],
"recommendedType": "bool"
}, {
"field": "bbcodeoff",
"type": "tinyint(1)",
"null": "NO",
"groupedValuesCount": [{
"value": "-1",
"count": 935448
}, {
"value": "0",
"count": 639229
}, {
"value": "1",
"count": 40
}],
"recommendedType": "sbyte"
}, {
"field": "smileyoff",
"type": "tinyint(1)",
"null": "NO",
"groupedValuesCount": [{
"value": "-1",
"count": 1359482
}, {
"value": "0",
"count": 215186
}, {
"value": "1",
"count": 49
}],
"recommendedType": "sbyte"
}, {
"field": "parseurloff",
"type": "tinyint(1)",
"null": "NO",
"groupedValuesCount": [{
"value": "0",
"count": 1572844
}, {
"value": "1",
"count": 1873
}],
"recommendedType": "bool"
}, {
"field": "attachment",
"type": "tinyint(1)",
"null": "NO",
"groupedValuesCount": [{
"value": "0",
"count": 1535635
}, {
"value": "1",
"count": 2485
}, {
"value": "2",
"count": 36597
}],
"recommendedType": "sbyte"
}, {
"field": "comment",
"type": "tinyint(1)",
"null": "NO",
"groupedValuesCount": [{
"value": "0",
"count": 1569146
}, {
"value": "1",
"count": 5571
}],
"recommendedType": "bool"
}]
}]

该问题将在 MySQL Connector/NET 8.0.24 中修复,参考:https://bugs.mysql.com/bug.php?id=102381

喜欢“数据库优先”的朋友会发现,一旦 nuget 中将 MySql.Data 与 MySql.Data.EntityFramework 升级到版本超过 8.0.19,将无法正常打开 .edmx 文件进行从数据库更新模型。这个问题从 8.0.20 开始出现,在经过等待试验后续多个更新版本后,笔者认为 Oracle 官方不会再针对 8.0.20 及以后的版本支持可视化更新实体模型。
于是面临两个选择:退回到 8.0.19 版本,或使用其它数据库连接组件(如 Pomelo)。
使用其它组件将会更改映射的属性名称,对 Include 延时加载等机制也会发生改变,对于代码量比较大的项目修改成本还是比较大的。那么用回 8.0.19 呢?
在服务器上卸载 8.0.20+ 版本的 mysql-connector-net,安装 8.0.19 版本,重启 IIS 或重启服务器。
项目中,MySql.Data 与 MySql.Data.EntityFramework 也降至 8.0.19,发布后发现,仍然提示:
未能加载文件或程序集“MySql.Data.EntityFramework, Version=8.0.19.0, Culture=neutral, PublicKeyToken=c5687fc88969c44d”或它的某一个依赖项。找到的程序集清单定义与程序集引用不匹配。 (异常来自 HRESULT:0x80131040)
几个月来,我一直认为是服务器上的高版本 mysql-connector-net 没有卸载干净,今天才发现原因是新发布的项目 bin 目录中的 MySql.Data.EntityFramework.dll 版本号仍然高于 8.0.19。手动替换成 8.0.19 后可正常访问。
既然 NuGet 已经将 MySql.Data.EntityFramework 的版本降至 8.0.19,而且 web.config 中所有的版本号也都一致,解决方案的 packages 目录下的也只有 MySql.Data.EntityFramework.8.0.19 这一个版本,甚至连项目源代码中的 bin 目录下的该文件版本也是 8.0.19,可发布后的 MySql.Data.EntityFramework.dll 版本却仍高于 8.0.19?
于是在解决方案中找到以下路径:
\obj\Release\Package\PackageTmp\bin\MySql.Data.EntityFramework.dll
重新发布时,这个文件并没有按照 NuGet 中的版本来覆盖,因此只需要在发布前删除整个 \obj\ 目录再次发布即可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