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信息仅供参考,以设备最新产品说明为准!
网关 | 型号 | 角色 | 蓝牙 | 蓝牙 Mesh | Zigbee | Wi-Fi | 端口 | 其它 |
小米中枢网关 | ZSWG01CM | 中枢网关 | 支持 100 个 | 支持 200 个 | 不支持 | 2.4G / 5G | 网口 | 四核,4G存储 |
小米路由器 BE6500 Pro | DR08 | 中枢网关 | 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2.4G / 5G | 4个 | Wi-Fi 7 路由器,四核1G |
小米多模网关 | ZNDMWG03LM | 从网关 | 支持 100 个 | 支持 100 个 | Zigbee 3.0 支持 32 个(中继 128 个) | 2.4G | 无 | 支持 HomeKit |
小米多模网关2 | DMWG03LM | 从网关 | 支持 100 个 | 支持 100 个 | Zigbee 3.0 支持 32 个(中继 128 个) | 2.4G / 5G | 网口 | 双核128M |
绿米 Aqara 网关M1S | ZHWG15LM | 从网关 | 不支持 | 不支持 | Zigbee 3.0 支持 32 个(中继 128 个) | 2.4G | 无 | 支持 HomeKit 支持夜灯、报警 |
绿米 Aqara 网关M1S 2022款(第二代) | ZHWG20LM | 从网关 | 不支持 | 不支持 | Zigbee 3.0 支持 32 个(中继 127 个) | 2.4G | 无 | 双核64M 还支持 matter、Apple Home 支持夜灯、报警 |
绿米 Aqara 网关 M2 2022款 | ZHWG19LM | - | 不支持 | 不支持 | Zigbee 3.0 | 2.4G | 网口 | 不支持米家 App 支持红外 |
绿米 Aqara 方舟智慧中枢 M3 | ZHWG24LM | 中枢网关 | 支持Aqara设备 | 支持 | 2.4G / 5G | 不支持米家 App,支持 Aqara Home app、Apple Home、matter,支持红外,8G存储 | ||
易来 Yeelight 网关(mesh 版) | YLWG01YL白色 | 盲网关 | 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2.4G | 网口 | 支持 HomeKit |
易来 Yeelight Pro S20 蓝牙 Mesh 网关 | YLWG01YL灰色 | 从网关 | 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2.4G | 支持 Yeelight Pro 和 HomeKit 3 未原生接入米家,但可通过“其它平台”接入米家 | |
青萍蓝牙网关 | CGSPR1 | 盲网关 | 支持 | 不支持 | 不支持 | 2.4G | 无 | |
小米智能家庭面板 | XMZHP01LM | 从网关 | 支持 100 个 | 支持 100 个 | 不支持 | 2.4G / 5G | 无 | 86型墙壁开关 |
-> 查看目前可以做中枢和从网关的产品,中枢网关 / 从网关
-> 网关是什么?网关怎么选?

接入中枢体系内的蓝牙设备,会由主中枢来统一调度,决定该从哪一个网关来上报消息
主中枢信号强度范围内,主中枢会尽可能自己接管设备。信号太弱的设备,才由信号更好的备中枢或从网关接管
蓝牙 Mesh 设备的数量统一显示在中枢下,备中枢及从网关均不显示蓝牙 Mesh 设备
备中枢的所有设备都显示在主中枢下,备中枢设备数为 0。从网关会显示普通蓝牙设备,但不显示蓝牙 Mesh 设备
普通蓝牙设备可同时显示在多个蓝牙网关下,只要中枢下也同时有显示,设备就接受中枢的统一管理
目前中枢下显示的设备信号强度是主中枢可控范围内的设备信号,可能会显示偏低,实际上不影响正常使用
Zigbee 设备只能通过多模网关或其它支持 Zigbee 的网关接入中枢体系
可能成为盲网关的原因:与主中枢不在同一局域网、设备太旧固件不支持等
备中枢的子设备会统一展示到主中枢的子设备页面。
从网关的子设备会统一展示到主中枢的子设备页面。
对于有中枢设备的家庭,建议关闭盲网关的网关功能。
参考:
[1] 南境云姐.中枢本地化教学-设备管理及协作规则
[2] 米家小编.中枢与网关使用指南

未能找到路径“\roslyn\csc.exe”的一部分。
解决方法:
在 nuget 中直接卸载 Microsoft.CodeDom.Providers.DotNetCompilerPlatform
如果 web.config 报错,删除与 Microsoft.CodeDom.Providers.DotNetCompilerPlatform 相关的项,如:
<system.codedom>
<compilers>
<compiler language="c#;cs;csharp" extension=".cs" warningLevel="4" compilerOptions="/langversion:default /nowarn:1659;1699;1701;612;618" type="Microsoft.CodeDom.Providers.DotNetCompilerPlatform.CSharpCodeProvider, Microsoft.CodeDom.Providers.DotNetCompilerPlatform, Version=4.1.0.0, Culture=neutral, PublicKeyToken=31bf3856ad364e35" />
<compiler language="vb;vbs;visualbasic;vbscript" extension=".vb" warningLevel="4" compilerOptions="/langversion:default /nowarn:41008,40000,40008 /define:_MYTYPE=\"Web\" /optionInfer+" type="Microsoft.CodeDom.Providers.DotNetCompilerPlatform.VBCodeProvider, Microsoft.CodeDom.Providers.DotNetCompilerPlatform, Version=4.1.0.0, Culture=neutral, PublicKeyToken=31bf3856ad364e35" />
</compilers>
</system.codedom>
然后遇到错误:
功能 空传播运算符 在 C# 5 中不可用。请使用 6 或更高的语言版本
所以还是少不了 Microsoft.CodeDom.Providers.DotNetCompilerPlatform
又把这货装上了,竟然不报错了。
这期间我更改过在 Release 模式下调试,将 .NET Framework 4.8 升级到 .NET Framework 4.8.1 等,然后又退回到原来的状态和版本,竟然都正常了。
就这样吧!

默认端口带来安全隐患,建议更改为 50000-60000 之间的端口号。
Windows 远程桌面(RDP)(3389)
在 Windows 防火墙中放行新端口:在“入站规则”中找到“Open RDP Port 3389”复制并粘贴该规则,修改端口和名称。
若没有这个规则:新建规则 - 端口 - TCP - 特定本地端口(填写新的端口号)- 允许连接 - 名称
如有其它防火墙或安全组也一并配置(如阿里云 ECS 的安全组)
打开注册表(regedit),展开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Terminal Server\WinStations\RDP-Tcp,右侧双击“PortNumber”切换到“十进制”,将 3389 改为新端口号
重启生效
在防火墙和安全组中禁止原默认端口
SSH (22) 之 CentOS
从阿里云控制台登录服务器(如果未设置 root 密码则先设置),直接跳到第 4 步
在外部防火墙中放行新的端口号(如阿里云 ECS 的安全组)
在内部防火墙中放行新的端口号(如 firewalld 或 iptables),使用宝塔面板的直接在面板“安全”页面设置即可
打开 SSH 配置文件
sudo vi /etc/ssh/sshd_config
找到并编辑 Port 行的商品号并启用
#Port 22
重新加载使生效
sudo systemctl reload sshd
在防火墙和安全组中禁止原默认端口
建议使用 SSH 密钥对代替传统账号密码登录
FTP (21) 之 FileZilla Server Windows 版
一般地,在 Windows Defender 防火墙中是以添加应用 filezilla-server.exe 的方式允许的,所以不需要更改端口。如果以端口方式允许的,那么在入站规则中允许新的端口。
如有其它防火墙或安全组也一并配置(如阿里云 ECS 的安全组)
打开 Administer FileZilla Server,打开菜单 - Server - Configure - Server listeners,右侧窗口中将 Port 改为新端口(强烈建议将 Protocol 改为“Require explicit FTP over TLS”,即禁止 FTP 协议,改为使用 FTPS 协议)
从防火墙和安全组移除 21 端口
FTP (21) 之 Pure-Ftpd(宝塔面板)
在防火墙中放行新的端口号(如阿里云 ECS 的安全组)
进入宝塔面板,打开“安全”,添加端口规则 TCP
在宝塔面板中进入软件商店,找到 Pure-Ftpd 并打开,切换到“配置修改”,搜索“Bind”,删除开头的“#”,将端口号 21 改为新端口号,保存(强烈建议将 TLS 项改为 2,即禁止 FTP 协议,仅允许 FTPS 协议)
切换到“服务”选项卡,点击“重启”
从防火墙和安全组移除 21 端口
MySQL (3306) 之阿里云云数据库 RDS MySQL 版
打开控制台 RDS 实例页,左侧菜单点击“白名单与安全组”,切换到“安全组”查看正在使用的安全组ID
(若使用了安全组)打开控制台 ECS 首页,左侧菜单点击“安全组”,找到这个安全组,放行新的端口
打开控制台 RDS 实例页,左侧菜单点击“数据库连接”,点击“修改连接地址”,在弹出框中修改端口
从防火墙和安全组移除原端口(确保没有其它实例正在使用此端口)
PolarDB (3306)
打开控制台 PolarDB 集群实例页,左侧菜单点击“集群白名单”,切换到“安全组”查看正在使用的安全组ID
(若使用了安全组)打开控制台 ECS 首页,左侧菜单点击“安全组”,找到这个安全组,放行新的端口
打开控制台 PolarDB 集群实例页,左侧菜单点击“基本信息”,点击“主地址”和“集群地址”的“配置”,在“网线信息”中点击“更多”更改端口
从防火墙和安全组移除原端口(确保没有其它实例正在使用此端口)
MSSQL (1433) 之阿里云云数据库 RDS SQL Server 版
打开控制台 RDS 实例页,左侧菜单点击“白名单与安全组”,切换到“安全组”查看正在使用的安全组ID
(若使用了安全组)打开控制台 ECS 首页,左侧菜单点击“安全组”,找到这个安全组,放行新的端口
打开控制台 RDS 实例页,左侧菜单点击“数据库连接”,点击“修改连接地址”,在弹出框中修改端口
从防火墙和安全组移除原端口(确保没有其它实例正在使用此端口)
Redis (6379) 之阿里云云数据库 Redis 版
打开控制台 Redis 实例页,左侧菜单点击“白名单设置”,切换到“安全组”查看正在使用的安全组ID
(若使用了安全组)打开控制台 ECS 首页,左侧菜单点击“安全组”,找到这个安全组,放行新的端口
打开控制台 Redis 实例页,在“连接信息”中点击“修改连接地址”,在弹出框中修改端口
从防火墙和安全组移除原端口(确保没有其它实例正在使用此端口)
宝塔面板 (8888)
在防火墙中放行新的端口号(如阿里云 ECS 的安全组),或直接在私网其它 ECS 上的浏览器上直接访问原 8888 端口的地址
进入宝塔面板,打开面板设置,切换到“安全设置”页,找到“面板端口”,点击“设置”
在防火墙和安全组中禁止原默认端口
IIS 管理服务(Web 部署)(8172)
在 Windows 防火墙中放行新端口:在“入站规则”中找到“Web 管理服务(HTTP 流量入站)”因其为预定义规则且复制也无法修改,所以按其设置新建一个,并指定新的端口。
如有其它防火墙或安全组也一并配置(如阿里云 ECS 的安全组)
打开 IIS 管理器 - 管理服务,右侧停止,左侧修改端口,右侧启动
VS 中发布配置修改“服务器(E)”项添加端口
在防火墙和安全组中禁止原默认端口

在使用 VM 的过程中,你可能遇到过虚拟机和宿主机之间需要传输文件的问题。使用共享文件夹的方式比直接复制粘贴更快速、更有效,并且可以共同编辑文件,无需拷贝文件。如果在虚拟中有下载大文件,那么可以直接下载到共享文件夹中,可有效节省虚拟机磁盘文件 .vmdk 的空间占用(虚拟机里彻底删除文件后,.vmdk 并不会变小)。
设置方法很简单:
首先在宿主机磁盘上新建一个文件夹用来共享给虚拟机,例如取名 VM_SharedFolder。若无特殊需求,尽量不要将重要文件夹共享给虚拟机。
在 VM 中选中要共享文件夹的虚拟机,右键,设置。切换到“选项”选项卡,左侧选中“共享文件夹”,右侧选择“总是启用”,勾选“在 Windows 客户机中映射为网络驱动器”。点击“添加”,选择上一步创建的文件夹,完成。
这样,在虚拟机的“此电脑”上就可以看到这个“网络位置”了,默认是 Z 盘。
以上步骤可以在虚拟机开机的时候进行设置。
老版迅雷不能把下载目录指定到这样的盘符下,可以指定到:\\vmware-host\Shared Folders\VM_SharedFolder

本文图片基于网络图片更新,如有侵权,请通过网站底部联系站长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USB 接口类型
USB 接口有 Mini、Micro、Type 三种外观。
通常说的 USB-C 一般指 USB Type-C,因为没有 Mini-C 和 Micro-C。而 USB-A / USB-B 一般也特指 Type-A / Type-B。
数据传输能力
USB 标准(附 Thunderbolt)
规格 | 别名 | 接口类型 | 理论带宽 | 电力规格 | 备注 |
USB 1.0 | Low-Speed | Mini A / B Micro A / B 2.0 Type A / B 2.0 | 1.5 Mbps | 5V/0.5A | |
USB 1.1 | Full-Speed | 12 Mbps | 5V/0.5A | ||
USB 2.0 | Hi-Speed High Speed | Mini A / B Micro A / B 2.0 Type A 2.0 / B 2.0 / C | 480 Mbps | 5V/0.5A | |
USB 3.0 USB 3.1 Gen 1 USB 3.2 Gen 1 | SuperSpeed | Micro B 3.0 Type A 3.x / B 3.x / C | 5 Gbps | 5V/0.9A PD2.0 100W | |
USB 3.1 USB 3.1 Gen 2 USB 3.2 Gen 2 | SuperSpeed+ | Micro B 3.0 Type A 3.x / B 3.x / C | 10 Gbps | 5V/0.9A PD2.0 100W | |
USB 3.2 USB 3.2 Gen 2×2 | SuperSpeed 20Gbps | Type-C | 20 Gbps | PD2.0 100W | |
USB4 Gen 2×2 | USB4 20Gbps | Type-C | 20 Gbps | PD3.0 100W PD3.1 240W | 兼容 Thunderbolt 3 |
USB4 Gen 3×2 | USB4 40Gbps | Type-C | 40 Gbps | ||
USB4 2.0 | USB4 80Gbps | Type-C | 80 Gbps | ||
Thunderbolt 1 | 雷雳1、雷电1 | Mini DisplayPort | 10 Gbps | ||
Thunderbolt 2 | 雷雳2、雷电2 | Mini DisplayPort | 20 Gbps | ||
Thunderbolt 3 | 雷雳3、雷电3 | Type-C | 40 Gbps | 配件供电 15W PD 100W | 兼容 USB4 |
Thunderbolt 4 | 雷雳4、雷电4 | Type-C | 40 Gbps | 配件供电 15W PD 100W | 兼容 Thunderbolt 3 |
Thunderbolt 5 | 雷雳5、雷电5 | Type-C | 80Gpb (带宽增强 120Gpbs) | 240W | USB4 V2、DisplayPort 2.1 和 PCI Express Gen 4 |
Thunderbolt / 雷雳 / 雷电 是同一个意思,而闪电接口指的是 Lightning,都是区别于 USB 的传输技术
Thunderbolt 本身是数据传输和显示协议,Thunderbolt 3 起采用 USB-C 外观,支持 PD 协议后可进行快速充电
识别不同标准的接口,比如若 Type-C 接口旁边写着 ss 和 5 表示 SuperSpeed 和 5Gbps,即 USB 3.0;插口旁边带有⚡️标志表示雷电接口。
电力传输能力
常见快充协议
协议 | 版本 | 发布年份 | 区别 | 接口形态 |
BC (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 | 1.2 | 2010 年 | 7.5W(5V/1.5A) | |
高通 QC (Qualcomm Quick Charge) | 1.0 | 2013 年 | 10W(5V/2A) | Micro-USB |
2.0 | 2014 年 | Class A:5V、9V、12V 电压可选,最大输出功率为 18W? Class B:5V、9V、12V、20V 电压可选,最大输出功率为 60W | Micro-USB / Type-A | |
3.0 | 2015 年 | Class A:3.6-12V,Class B:3.6-20V,支持动态调整电压和电流,最大输出功率为 18W? | Micro-USB / Type-A / Type-C | |
4.0 | 2017 年 | 5V/5.6A 或 9V/3A,最大输出功率为 28W?,兼容了 USB PD 2.0 / PD 3.0 PPS? | Type-C | |
4+ | 2019 年 | 最大输出功率为 100W?,支持 PPS 协议?兼容 QC2.0~QC3.0 | Type-C | |
5.0 | 2020 年 | 最大输出功率 > 100W,兼容 QC2.0~QC4+ | Type-C | |
USB-PD (USB Power Delivery) | 1.0 | 2012 年 | 5V、12V、20V 电压可选,最大输出功率为 10W | Micro-USB / Type-A / Type-B |
2.0 | 2014 年 | 5V3A、9V3A、15V3A、20V3A、20V5A(E-Marked),最大输出功率为 100W | Type-C | |
3.0 | 2015 年 | 5V3A、9V3A、15V3A、20V3A、20V5A(E-Marked),最大输出功率为 100W | Type-C | |
3.0 PPS | 2017 年 | 支持 PPS 协议,3.3V-21V 3A-5A | Type-C | |
3.1 | 2021 年 | Type-C | ||
3.2 | 2023年 | 强制 AVS,优化 EPR | Type-C |
华为 SuperCharge(FCP / SCP)、小米 Mi Turbo Charge、OPPO VOOC、vivo FlashCharge、三星 AFC 等私有协议不在此列出。
Magsafe 电源适配器 是磁吸式有线充电接口,最大输出功率为 85W(截止2023年),用于 Macbook;
Magsafe 充电器 是磁吸式无线充电接口,最大输出功率为 15W(截止2023年),用于 iPhone,不属于快充。
Qi 是无线充电协议,Qi1 最大输出功率为 7.5W,Qi2 最大输出功率为 15W。
功率决定充电速度,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P=U*I,如 5V1A=5W
一条 USB 线由插座/母口(Receptacle)、插头/公口(Plug)和线缆(Cable)三部分组成,要实现某个协议,需要插座和插头都支持该协议。
PPS: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 可编程电源
SPR:Standard Power Range 标准功率范围
EPR:Extended Power Range 扩展功率范围
FCP:Fast Charge Protocol 华为早期快充协议,支持 18W
SCP:Super Charge Protocol 华为超级快充协议,支持 22.5W、40W

从 2023 年 4 月的 22621.1635 版本起,Windows 11 支持在任务栏上显示“秒”。
需要安装 KB5025305 更新,家庭版从 Microsoft®Update Catalog 手动安装,其它版本直接在 Windows Update 中更新补丁。
然后只需在注册表中添加一个配置项即可,位置: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
新建 DWORD (32 位)值,名称为:ShowSecondsInSystemClock
,把值改为 1
。

本文将详细介绍 stable diffusion webui 的下载、安装及问题解决。
Stable Diffusion 是 2022 年发布的深度学习文本到图像生成模型。它主要用于根据文本的描述产生详细图像,尽管它也可以应用于其他任务,如内补绘制、外补绘制,以及在提示词(英语)指导下产生图生图的翻译。它是一种潜在扩散模型,由慕尼黑大学的 CompVis 研究团体开发的各种生成性人工神经网络。它是由初创公司 StabilityAI,CompVis 与 Runway 合作开发的,并得到 EleutherAI 和 LAION 的支持。
其它问题请参考:
运行使用时问题《Windows 使用 Stable Diffusion 时遇到的各种问题整理》;
模型运用及参数《Stable Diffusion 个人推荐的各种模型及设置参数、扩展应用等合集》;
提示词生图咒语《Stable Diffusion 提示词词缀使用指南(Prompt)》;
不同类的模型Models说明《解析不同种类的 Stable Diffusion 模型 Models》;
绘制人物动作及手脚细节《Stable Diffusion 准确绘制人物动作及手脚细节(需 ControlNet 扩展)》;
各种风格对比及实际运用《AI绘图风格对照表/画风样稿详细研究记录及经验总结》;
一、环境准备
(一)硬件方面:
1. 显存
4G 起步,4G 显存支持生成 512*512 大小图片,超过这个大小将卡爆失败。
2. 硬盘
10G 起步,模型基本都在 5G 以上,有个 30G 硬盘不为过吧?现在硬盘容量应该不是个问题。
(二)软件方面:
1. Git
https://git-scm.com/download/win
下载最新版即可,对版本没有要求。
2. Python
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
截止发稿(2023.3.6)时,最高版本只能用 3.10.*
,用 3.11.*
会出问题。
3. Nvidia CUDA
https://developer.download.nvidia.cn/compute/cuda/11.7.1/local_installers/cuda_11.7.1_516.94_windows.exe
版本 11.7.1,搭配 Nvidia 驱动 516.94,可使用最新版。
4. stable-diffusion-webui
https://github.com/AUTOMATIC1111/stable-diffusion-webui
核心部件当然用最新版本~~但注意上面三个的版本的兼容性。
5. 中文语言包
https://github.com/VinsonLaro/stable-diffusion-webui-chinese
下载 chinese-all-0306.json
和 chinese-english-0306.json
文件
6. 扩展(可选)
https://github.com/Mikubill/sd-webui-controlnet
下载整个 sd-webui-controlnet
压缩包
https://huggingface.co/Hetaneko/Controlnet-models/tree/main/controlnet_safetensors
https://huggingface.co/lllyasviel/ControlNet/tree/main/models
https://huggingface.co/TencentARC/T2I-Adapter/tree/main
试用时先下载第一个链接中的 control_openpose.safetensors
或 第二个链接中的 control_sd15_openpose.pth
文件
7. 模型
https://huggingface.co/models
https://civitai.com
可以网上去找推荐的一些模型,一般后缀名为 ckpt
、pt
、pth
、safetensors
,有时也会附带 VAE(.vae.pt
)或配置文件(.yaml
)。
类型 | 文件格式 | 存放目录 | 备注 |
---|---|---|---|
check point | .ckpt,.safetensors | \models\Stable-diffusion | 文件较大 |
vae | 名字带有 vae 的 | \models\vae | 细节更好地恢复,特别是眼睛和文字 |
Textual Inversion | *.pt | \embeddings | 一般文件很小,额外的 tag |
Lora | *.pt | \models\Lora | 调整模型,理解为风格化也可以 |
Hypernetworks | .pt,.ckpt,*.safetensors | \models\hypernetworks | 和 lora 工作方式相似,算法不同 |
这里可以学习一下模型的基本概念《解析不同种类的 Stable Diffusion 模型 Models,再也不用担心该用什么了》
二、安装流程
1. 安装 Git
就正常安装,无问题。
2. 安装 Python
建议安装在非 program files
、非 C 盘
目录,以防出现目录权限问题。
注意安装时勾选 Add Python to PATH
,这样可以在安装时自动加入 windows 环境变量 PATH 所需的 Python 路径。
3. 安装 Nvidia CUDA
正常安装,无问题。
4. 安装 stable-diffusion-webui
国内需要用到代理和镜像,请按照下面的步骤操作:
a) 编辑根目录下 launch.py
文件
将 https://github.com
替换为 https://ghproxy.com/https://github.com
,即使用 Ghproxy 代理,加速国内 Git。
如图将代码中所有类似地址都改掉(注意:不仅仅是图中所展示的这些)。
b) 执行根目录下 webui.bat
文件
根目录下将生成 tmp
和 venv
目录。
c) 编辑 venv
目录下 pyvenv.cfg
文件
将 include-system-site-packages = false
改为 include-system-site-packages = true
。
d) 配置 python 库管理器 pip
方便起见,在 \venv\Scripts
下打开 cmd
后执行如下命令:
pip config set global.index-url https://mirrors.aliyun.com/pypi/simple/ # 镜像
pip freeze > requirements_versions.txt # 创建文件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_versions.txt # 执行此条命令前,请检查你的剩余磁盘空间
pip install xformer # 如果不执行此条命令,启动 Stable Diffusion 时可能会出现错误。xformer 还可以在后续使用中降低显卡占用。
xformer
会安装到 \venv\Lib\site-packages
中,安装失败可以用 pip install -U xformers
命试试。
e) 安装语言包
将文件 chinese-all-0306.json
和 chinese-english-0306.json
放到目录 \localizations
目录中。
运行 webui
后进行配置,操作方法见下。
f) 安装扩展(可选)
将 sd-webui-controlnet
解压缩到 \extensions
目录中。
将 control_sd15_openpose.pth
文件复制到 /extensions/sd-webui-controlnet/models
目录中。
不同的扩展可能还需要安装对应的系统,比如 controlnet
要正常使用则还需要安装 ffmpeg
等。
g) 安装模型
下载的各种模型放在 \models\Stable-diffusion
目录中即可。
h) 再次执行根目录下 webui.bat
文件
用浏览器打开 webui.bat
所提供的网址即可运行。
其中提供了网址:http://127.0.0.1:7860
。
打开该网址后在 Settings
-> User interface
-> Localization (requires restart)
设置语言,在菜单中选择 chinese-all-0220
(前提是已经在目录中放入了对应语言包,见上),点击 Apply Settings
确定,并且点击 Reload UI
重启界面后即可。
好了,现在可以开始使用了~~
三、问题及注意点
1. python 版本错误
错误:
ERROR: Could not find a version that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 torch==1.13.1+cu117
ERROR: No matching distribution found for torch==1.13.1+cu117
这是由于 python 版本不对导致的(上面提过了,截止发稿时不能追求新版本),要用 python 3.10.*
版本。
解决来源:https://github.com/AUTOMATIC1111/stable-diffusion-webui/issues/7166
2. pip版本错误
警告:
[notice] A new release of pip available: 22.3.1 -> 23.0.1
[notice] To update, run: D:\stable-diffusion-webui\venv\Scripts\python.exe -m pip install --upgrade pip
提示中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
在 \venv\Scripts\
目录中打开 cmd
,执行
python.exe -m pip install --upgrade pip
3. 安装或执行停滞
如果在执行 webui.bat
进行包下载安装时或者生成图片时会卡很久都没反应,那么这时可以复制包名,进入 python 安装目录
或 \venv\Scripts\
目录中打开 cmd
,执行
pip install 包名
也可以通过任务管理查看网络状态,如果网络在玩命下载,那么就等着吧~~
4. xFormers 安装不上
很多同学都反应 xformers 无法安装,可以用以下的方法试试:
检查 Dreambooth 要求的 Python 版本:
如果您的 Python 版本低于 3.6,请安装最新的 Python 版本,并重复尝试安装 xformers。
# 据此可以在终端中运行以下命令,以检查您的 Python 版本:
python --version
安装依赖项:xformers 有许多依赖项,如果这些依赖项没有正确安装可能会导致升级失败。您可以尝试安装以下依赖项:
pip install numpy scipy torch torchaudio transformers
清除 pip 缓存并重新安装:
# 清除 xformers 缓存:运行以下命令清除 xformers 缓存。
pip uninstall -y xformers
pip cache purge
# 更新 pip:确保您正在使用最新版本的 pip,可以运行以下命令更新 pip。
pip install --upgrade pip
# 安装 xformers:在清除了缓存并更新了 pip 之后,重新安装 xformers。
pip install xformers
手动安装 xformers 指定版本
如果上述步骤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可尝试手动安装 Dreambooth 所需的 xformers 版本。在 Dreambooth 的文档中,可以找到 xformers 的版本要求。
pip install xformers==0.0.17.dev465
使用 conda 环境
如果您使用的是 conda 环境,请尝试在 conda 环境中安装 xformers。
# 创建 conda 环境
conda create --name myenv
# 激活 conda 环境并安装 xformers
conda activate myenv
pip install xformers
网络问题
如果已经配置好了代理,就不要考虑这个了。
检查网络连接:请确保您的计算机与互联网连接,并且网络连接没有被防火墙或代理服务器阻止:
# 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ping google.com
非必要
你确定需要使用 xformers 么?如果不需要,可以在webui-user.bat
中把--xformers
去掉试试。其它
如果上述方法还是无法解决问题,请尝试在 OpenAI 的论坛或者 Dreambooth 的 GitHub 页面上寻求更多帮助。-_-!
5. 其他安装问题
删除 /tmp
和 /venv
目录后重启 webui.bat
试试。
6. 硬件问题
一般显卡不达标,就会爆卡,解决办法就是编辑根目录下 webui-user.bat
文件,试一下修改参数 COMMANDLINE_ARGS
即可。
以下几个设置逐一测试看看哪个适合自己。
set COMMANDLINE_ARGS=--lowvram --precision full --no-half --skip-torch-cuda-test
set COMMANDLINE_ARGS=--lowvram --precision full --no-half
set COMMANDLINE_ARGS=--lowvram
本机显存 4G,使用最后一个配置方法,可以烧出 2048*1080 的图,前两种方法反而会在最后爆卡。
最后,预祝各位成功~~
dog drink~~ where is dog?
参考:
【AI 繪畫】Stable-Diffusion 通過骨架分析插件 ControlNet 來製作超有意境的圖片
Stable Diffusion 2.1 + WebUI 的安装与使用(极详细)
低配显卡想玩 Stable Diffusion?修改一个配置就行
整合包
经常有人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我的 918+ 有 4 个硬盘呢,怎么空间很快就没了,最重要的是,自己查看统计了所有文件占用情况,和实际的占用空间不符。这个首先可以肯定的就是空间必然是文件占用了。但是呢,有些文件是不能从 File Station 里面直接看到的,所以很多用户就搞不懂了,有时候文件删除了,空间也不见增加。今天,就来教大家一个大招,让这些不能直接看到的文件无处遁形。
一、SSH 登陆群晖
这里我们要用到一个叫 putty 的软件
putty下载链接:点此下载
在开始之前,我们要开启群晖的 SSH 或是 telnet 服务功能(控制台 - 终端机和 SNMP - 勾选启动 SSH 功能)。
打开 putty,在主机名称输入群晖的局域网 IP 地址,然后点击下面的【打开】。
会弹出一个黑色的窗口。登入账号输入管理员:admin,按回车,然后输入 admin 的密码,要注意的是,输入密码的时候,光标是不会动的,你尽管输就行。有些用户看到代码就头疼,其实我们用到的都是些非常简单基础的命令代码,你只要照着这个步骤一步一步去做,肯定能成功,成功把空间腾出来后,你会很有成就感,哈哈!
切换到 root 权限,输入 sudo -i,按回车,然后也是输入 admin 的密码。
MAC 电脑用终端也可以登录 :
打开终端
输入命令:ssh -p 999 admin@192.168.1.9
上面 999 为自定义端口号,admin 为自己的用户名
二、查询文件
到这里我们就登陆到群晖里面了,在这里可以执行命令。
输入 cd /volume1 命令后按回车,意思是进入存储空间 1(若您的储存空间为 2,则改成 volume2,依此类推)。
输入 du -ah --max-depth=1,可以查看当前目录文件大小,这个过程可能会需要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依您的文件数及空间大小而定。实测 8TB 机械硬盘耗时两个多小时。
三、删除文件
像上面图片中的 @download 就是 Download Station 的缓存文件,有时候操作不当,会造成缓存不能自动删除,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代码的方法来删除缓存,才能释放存储空间了。
比如要删除 Download Station 的缓存文件夹,就是上图的 @download 文件夹,可以使用下面这个命令:rm -rf /volume1/@download
这个命令要慎用,一旦删除就不能恢复了!
四、还有哪些文件占用存储空间而不能直接查询
除了 Download Station的缓存文件之外,还有 File Station 里面删除了文件,但启用了回收站,文件实际上还没彻底删除,也会造成删除文件,空间没有增加的情况。这个时候清空一下回收站即可。
清除某个文件夹回收站:
也可以直接一次性清空所有文件夹的回收站:
还有 Drive 的版本控制和 Drive本身自带的回收站;
@synologydrive/@sync/repo 是 Synology Drive Client 的缓存目录,我删除这个目录就释放了 5TB 的空间。
除此之外,还有 Cloud Station 保留的版本,Snapshot Replication 套件生成的快照文件等。
如果发现 /volume1/@synologydrive/@sync/repo/ 这个目录占用空间过大,请参考这篇文章。
Synology strongly advises you not to run commands as the root user, who has the highest privileges on the system. Doing so may cause major damages to the system. Please note that if you choose to proceed, all consequences are at your own risk.
在 NAS 的控制面板中找到“终端机和 SNMP”,勾选“启用 SSH 功能”,点“应用”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