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111)

本文适用且不限于 iTunes 12.5,在 Windows 上实现。

iPhone / iPad 的铃声文件是 .m4r 格式的,可以通过 iTunes 将 .mp3 /.wav 等其它格式的音乐文件转换成 .m4r 文件。

打开 iTunes

菜单栏选择:文件 - 将文件添加到资料库 - 从文件资源管理器中选择要作为铃声的音乐文件

如果要截取其中一段音乐作为铃声,则在资料库中右键该音乐 - 显示简介 - 选项,设置开始和停止时间,长度不能超过 40 秒

在资料库中将其选中,菜单栏选择:文件 - 转换 - 创建 AAC 版本

此时在资料库中会多出一个音乐来,右键单击,在 Windows 资源管理器中显示,我们可以看到以原音乐文件名命名的 .m4a 文件(如果看不到扩展名,则在菜单上点击 查看,选中“文件扩展名”即可)

将该文件扩展名改为 .m4r

铃声做好了,怎样导入到手机上呢?简单的答案是用 iTools,其实上面制作铃声的过程也可以用 iTools 一键实现,哈~哈哈~哈哈哈~

xoyozo 8 年前
4,679

各位站长好:

 

根据苹果相关通知,从2017年1月1日起,所有上架AppStore的应用必须支持https协议。

仍然采用HTTP传输的站点APP,将无法在AppStore被用户下载使用,也无法进行升级更新等工作。

 

官方视频

https://developer.apple.com/videos/play/wwdc2016/706/

 

相关新闻

http://www.chinaz.com/news/2016/1028/602635.shtml

 

根据AppStore审核要求,站长需要在2017年1月1日之前,在APP服务器全面部署https。

尽管不升级支持https后果严重,但诸位也不必太过担心,马甲根据要求为各位提供一份服务器升级https的技术文档,供您参考。

 

https的优点:

1. 相对于http,https可以确保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如禁止运营商插入广告),同时可以提升网站的安全性。

2.  iOS可以实现微信内部浏览器直接启动并打开App对应页面。

 

APP网站升级https步骤:

1. 为APP域名申请购买SSL证书(可选免费型);

2.  将SSL证书部署到APP站点。

 

https证书申请方法:

1. 进入阿里云(独立服务器客户可注册一个阿里云账号,无须购买阿里云主机)https证书申请页面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security/markets/aliyun/product/cas

 

2. 购买https证书,选择免费类型,点击购买(无需实际付款)

 

3. 购买完成后,进入控制台-CA证书服务页面,找到证书订单,点击“补全”

 

4. 填写证书对应的域名信息,免费证书只能用于一个域名(请填写完整域名例如:test.magapp.cc 而不是 magapp.cc)

 

5. 继续补全证书信息,注意域名验证类型选择DNS,邮箱填写自己常用邮箱即可,稍后系统会往邮箱发送域名解析信息。

 

6. 下一步生成证书请求文件(CSR),这里建议选择“系统生成CSR”,点击右侧创建,创建完成后,点击提交审核,开始申请https证书。


 

7. 稍后系统会向邮箱发送一份该邮件,邮件包含需要在域名管理后台解析的信息。

 

8. 到域名管理后台添加新的域名解析,注意解析类型为CNAME

 

9. 添加新域名解析完成后,系统会对您的申请进行审核(审核时间在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确定),如果审核成功系统会为你签发https证书,失败也会有相关原因说明,如果失败可根据提示重新申请。

 

10. https证书申请成功后,下一步就可以下载并部署到APP服务器。

 

11. 点击下载后,可以根据阿里云提供的部署文档,进行相关的服务器部署工作。

 

12. 部署完成后,验证是否部署成功

第一步:使用https协议访问域名是否能正常访问,例如 https://test.magapp.cc

第二步:在线检测域名是否满足苹果审核要求,网址为:https://www.qcloud.com/product/ssl.html#userDefined10

 

填写自己申请https的域名

 

如果域名检测各项满足会显示如下图所示

 

部署注意事项:

1. https使用的是443端口而不是默认的80端口,需要在wdcp安全管理-iptables开启443端口。

2. https免费证书有效期为一年,请各位站长作好记录,提前重新申请。

3. 站点从http转到https完全过渡需要一段时间,建议在部署时站点同时支持http和https。

4. 部署过程遇到任何问题,可联系您的专属运维人员。

 

                                                            MAGAPP技术部


M
转自 MAGAPP产品部 8 年前
6,140

IIS 中如果直接“停止”网站,那么打开页面时会显示不友好的“该页无法显示”等界面,如果特殊原因要求不能打开所有页面,但必须有一个友好提示“网站维护中”的页面,那么最土的办法是把网站的所有文件移出来,仅上传一个提示正在维护的网页,并保证是默认首页。其实有一个更加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 IIS 中单击该网站,打开“URL 重写”,右侧“添加规则”,选择“空白规则”。名称可以是“网站维护中”,请求的 URL 选择“与模式不匹配”,使用“完全匹配”,模式填入我们的提示页面地址,如“maintaining.html”,操作类型“重定向”,重定向 URL 填入刚才那个页面地址,附加查询字符串不需要,类型选择“临时(307)”,点击右侧“应用”。

好了,该网站的任何请求都会引导到 maintaining.html,而不仅仅是首页的跳转。而且不需要移动网站文件,也保障了不会被人利用网站漏洞攻击篡改网站内容。

补充一点,如果你的 maintaining.html 中调用了网站中的图片、脚本、样式表等,那么需要把模式匹配的方式改为“正则表达式”,并填入正确的正则表达式,以保证这些文件都能被正常请求。

xoyozo 9 年前
5,225
项目尺寸(宽*高)
手机网页/应用iPhone 屏幕分辨率
X展架、易拉宝60cm x 160cm、80cm x 180cm 等
名片90mm x 55mm、85mm x 54mm
A4纸210mm x 297mm
三折页(A4)210mm x 285mm
LED显示屏单元板分辨率32 x 16(点距1cm的话就是32cm x 16cm)、64 x 32 等

 

xoyozo 9 年前
4,263

检查目前硬盘状态:fdisk -l

关机并插入新硬盘

对新硬盘分区:fdisk /dev/sdb (假设新硬盘为sdb)
    m    显示命令菜单
    d    删除一个分区
    n    创建一个分区(e 扩展分区;p 主分区)
    t    改变分区ID
    q    不保存退出
    w    保存退出

对新硬盘格式化:mkfs.ext4 /dev/sdb1(这个数字是分区时指定的,fdisk -l 中可查)

创建挂载目录:mkdir /挂载点

挂载分区:mount /dev/sdb1 /挂载点
(卸载分区:umount /dev/sdb1)

开机自动挂载:
vi /etc/fstab


--------------------------------------------------------------------------------------------
相关命令:
df -hT        查看已挂载设备的用量及类型
fdisk -l    查看分区类型等
free -m        查看内存及 swap 用量
--------------------------------------------------------------------------------------------
若在两块硬盘的电脑上重新安装系统,则默认建立 LVM 卷组,如下:

设备                大小        挂载点/RAID/卷    类型            格式
LVM 卷组
    VolGroup        390540
        lv_root        51200        /        ext4            √
        lv_home        335452        /home        ext4            √
        lv_swap        3888                swap            √
硬盘驱动器
    sda
        sda1        500        /boot        ext4            √
        sda2        152126        VolGroup    physical volume (LVM)    √
    sdb
        sdb1        238417        VolGroup    physical volume (LVM)    √

总结:VolGroup 逻辑卷组的大小是 sda2 和 sdb1 大小之和。(因为 sda2 和 sdb1 的挂载点都是 VolGroup)
VolGroup 视为一个硬盘整体再分成 lv_root、lv_home、lv_swap 等分区。
交换分区也在逻辑卷内,其类型是 swap。
除了 swap 和 LVM 类型,其它分区基本是 ext4 类型了。
若在仅有一块硬盘的电脑上重新安装系统,也是按这种格局分区,
只是硬盘驱动器那只能看到一块硬盘,且 VolGroup 的大小就是那个类型为 LVM 的分区的大小。

xoyozo 12 年前
4,238

前言

  最近在学习Web Api框架的时候接触到了async/await,这个特性是.NET 4.5引入的,由于之前对于异步编程不是很了解,所以花费了一些时间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并整理成这篇博客,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同步编程与异步编程

  通常情况下,我们写的C#代码就是同步的,运行在同一个线程中,从程序的第一行代码到最后一句代码顺序执行。而异步编程的核心是使用多线程,通过让不同的线程执行不同的任务,实现不同代码的并行运行。

前台线程与后台线程

  关于多线程,早在.NET2.0时代,基础类库中就提供了Thread实现。默认情况下,实例化一个Thread创建的是前台线程,只要有前台线程在运行,应用程序的进程就一直处于运行状态,以控制台应用程序为例,在Main方法中实例化一个Thread,这个Main方法就会等待Thread线程执行完毕才退出。而对于后台线程,应用程序将不考虑其是否执行完毕,只要应用程序的主线程和前台线程执行完毕就可以退出,退出后所有的后台线程将被自动终止。来看代码应该更清楚一些: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ce ConsoleApp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ole.WriteLine("主线程开始");

            //实例化Thread,默认创建前台线程
            Thread t1 = new Thread(DoRun1);
            t1.Start();

            //可以通过修改Thread的IsBackground,将其变为后台线程
            Thread t2 = new Thread(DoRun2) { IsBackground = true };
            t2.Start();

            Console.WriteLine("主线程结束");
        }

        static void DoRun1()
        {
            Thread.Sleep(500);
            Console.WriteLine("这是前台线程调用");
        }

        static void DoRun2()
        {
            Thread.Sleep(1500);
            Console.WriteLine("这是后台线程调用");
        }
    }
}

  运行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到DoRun2方法的打印信息“这是后台线程调用”将不会被显示出来,因为应用程序执行完主线程和前台线程后,就自动退出了,所有的后台线程将被自动终止。这里后台线程设置了等待1.5s,假如这个后台线程比前台线程或主线程提前执行完毕,对应的信息“这是后台线程调用”将可以被成功打印出来。

Task

  .NET 4.0推出了新一代的多线程模型Task。async/await特性是与Task紧密相关的,所以在了解async/await前必须充分了解Task的使用。这里将以一个简单的Demo来看一下Task的使用,同时与Thread的创建方式做一下对比。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Threading;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ce TestApp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ole.WriteLine("主线程启动");
            
            //.NET 4.5引入了Task.Run静态方法来启动一个线程
            Task.Run(() => { Thread.Sleep(1000); Console.WriteLine("Task1启动"); });

            //Task启动的是后台线程,假如要在主线程中等待后台线程执行完毕,可以调用Wait方法
            Task task = Task.Run(() => { Thread.Sleep(500); Console.WriteLine("Task2启动"); });
            task.Wait();
            
            Console.WriteLine("主线程结束");
        }
    }
}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是Task启动的线程是后台线程,不过可以通过在Main方法中调用task.Wait()方法,使应用程序等待task执行完毕。Task与Thread的一个重要区分点是:Task底层是使用线程池的,而Thread每次实例化都会创建一个新的线程。这里可以通过这段代码做一次验证: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Threading;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ce TestApp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DoRun1()
        {
            Console.WriteLine("Thread Id =" + Thread.CurrentThread.ManagedThreadId);
        }

        static void DoRun2()
        {
            Thread.Sleep(50);
            Console.WriteLine("Task调用Thread Id =" + Thread.CurrentThread.ManagedThreadId);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50; i++)
            {
                new Thread(DoRun1).Start();
            }

            for (int i = 0; i < 50; i++)
            {
                Task.Run(() => { DoRun2(); });
            }

            //让应用程序不立即退出
            Console.Read();
        }
    }
}

  运行代码,可以看到DoRun1()方法每次的Thread Id都是不同的,而DoRun2()方法的Thread Id是重复出现的。我们知道线程的创建和销毁是一个开销比较大的操作,Task.Run()每次执行将不会立即创建一个新线程,而是到CLR线程池查看是否有空闲的线程,有的话就取一个线程处理这个请求,处理完请求后再把线程放回线程池,这个线程也不会立即撤销,而是设置为空闲状态,可供线程池再次调度,从而减少开销。

Task<TResult>

  Task<TResult>是Task的泛型版本,这两个之间的最大不同是Task<TResult>可以有一个返回值,看一下代码应该一目了然: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Threading;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ce TestApp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ole.WriteLine("主线程开始");

            Task task = Task.Run(() => { Thread.Sleep(1000); return Thread.CurrentThread.ManagedThreadId.ToString(); });
            Console.WriteLine(task.Result);

            Console.WriteLine("主线程结束");
        }
    }
}

  Task<TResult>的实例对象有一个Result属性,当在Main方法中调用task.Result的时候,将等待task执行完毕并得到返回值,这里的效果跟调用task.Wait()是一样的,只是多了一个返回值。

async/await 特性

  经过前面的铺垫,终于迎来了这篇文章的主角async/await,还是先通过代码来感受一下这两个特性的使用。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Threading;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ce TestApp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ole.WriteLine("-------主线程启动-------");
            Task task = GetLengthAsync();
            Console.WriteLine("Main方法做其他事情");
            Console.WriteLine("Task返回的值" + task.Result);
            Console.WriteLine("-------主线程结束-------");
        }

        static async Task GetLengthAsync()
        {
            Console.WriteLine("GetLengthAsync Start");  
            string str = await GetStringAsync();
            Console.WriteLine("GetLengthAsync End");
            return str.Length;
        }

        static Task GetStringAsync()
        {
            return Task.Run(() => { Thread.Sleep(2000); return "finished"; });
        }
    }
}

  首先来看一下async关键字。async用来修饰方法,表明这个方法是异步的,声明的方法的返回类型必须为:void或Task或Task<TResult>。返回类型为Task的异步方法中无需使用return返回值,而返回类型为Task<TResult>的异步方法中必须使用return返回一个TResult的值,如上述Demo中的异步方法返回一个int。而返回类型可为void,则是为了和事件处理程序兼容,比如下面的示例:

public Form1()
{
    InitializeComponent();
    btnDo.Click += Down;
}

public async void Down(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btnDo.Enabled = false;
    string str = await Run();
    labText.Text = str;
    btnDo.Enabled = true;
}

public Task Run()
{
    return Task.Run(() => { Thread.Sleep(5000); return DateTime.Now.ToString(); });
}

  再来看一下await关键字。await必须用来修饰Task或Task<TResult>,而且只能出现在已经用async关键字修饰的异步方法中。

  通常情况下,async/await必须成对出现才有意义,假如一个方法声明为async,但却没有使用await关键字,则这个方法在执行的时候就被当作同步方法,这时编译器也会抛出警告提示async修饰的方法中没有使用await,将被作为同步方法使用。了解了关键字async\await的特点后,我们来看一下上述Demo在控制台会输入什么吧。

  

  输出的结果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整个执行流程了。GetLengthAsync异步方法刚开始是同步执行的,所以"GetLengthAsync Start"字符串会被打印出来,直到遇到第一个await关键字,真正的异步任务GetStringAsync开始执行,await相当于起到一个标记/唤醒点的作用,同时将控制权放回给Main方法,"Main方法做其他事情"字符串会被打印出来。之后由于Main方法需要访问到task.Result,所以就会等待异步方法GetLengthAsync的执行,而GetLengthAsync又等待GetStringAsync的执行,一旦GetStringAsync执行完毕,就会回到await GetStringAsync这个点上执行往下执行,这时"GetLengthAsync End"字符串就会被打印出来。

  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完成上面控制台的输出。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Threading;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ce TestApp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ole.WriteLine("-------主线程启动-------");
            Task task = GetLengthAsync();
            Console.WriteLine("Main方法做其他事情");
            Console.WriteLine("Task返回的值" + task.Result);
            Console.WriteLine("-------主线程结束-------");
        }

        static Task GetLengthAsync()
        {
            Console.WriteLine("GetLengthAsync Start");
            Task task = Task.Run(() => { string str = GetStringAsync().Result; 
                Console.WriteLine("GetLengthAsync End"); 
                return str.Length; });           
            return task;
        }

        static Task GetStringAsync()
        {
            return Task.Run(() => { Thread.Sleep(2000); return "finished"; });
        }
    }
}

  对比两种方法,是不是async\await关键字的原理其实就是通过使用一个线程完成异步调用吗?答案是否定的。async关键字表明可以在方法内部使用await关键字,方法在执行到await前都是同步执行的,运行到await处就会挂起,并返回到Main方法中,直到await标记的Task执行完毕,才唤醒回到await点上,继续向下执行。更深入点的介绍可以查看文章末尾的参考文献。

async/await 实际应用

  微软已经对一些基础类库的方法提供了异步实现,接下来将实现一个例子来介绍一下async/await的实际应用。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Threading;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using System.Net;

namespace TestApp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ole.WriteLine("开始获取博客园首页字符数量");
            Task task1 = CountCharsAsync("http://www.cnblogs.com");
            Console.WriteLine("开始获取百度首页字符数量");
            Task task2 = CountCharsAsync("http://www.baidu.com");

            Console.WriteLine("Main方法中做其他事情");

            Console.WriteLine("博客园:" + task1.Result);
            Console.WriteLine("百度:" + task2.Result);
        }

        static async Task CountCharsAsync(string url)
        {
            WebClient wc = new WebClient();
            string result = await wc.DownloadStringTaskAsync(new Uri(url));
            return result.Length;
        }
    }
}

参考文献:<IIIustrated C# 2012>     关于async/await的FAQ    《深入理解C#》

t
转自 teroy 9 年前
5,380

在开发微信中的网页时,会遇到一些域名相关的配置:

① 公众号设置 - 功能设置 - 业务域名
② 公众号设置 - 功能设置 - JS接口安全域名
③ 接口权限 - 网页授权获取用户基本信息
④ 商户平台 - 产品中心 - 开发配置 - JSAPI支付授权目录
⑤ 小程序 - 开发 - 开发设置 - 业务域名
⑥ 公众号开发 - 基本设置 - IP白名单

 

第①种 业务域名:相对不重要,只是用来禁止显示“防欺诈盗号,请勿支付或输入qq密码”提示框,可配置 3 个二级或二级以上域名(个人理解是“非顶级域名”,即填写了 b.a.com 的话,对 c.b.a.com 不起作用,待测)。

我们网站的域名和公众号是没有绑定关系的,那么你在打开一个(可能是朋友分享的)网页时,跟哪个公众号的配置去关联呢,答案是 JS-SDK。

测试结果:由于一个月只有3次修改机会,这次先测二级域名,有效;再测顶级域名,有效;删除所有,仍有效。所以应该是缓存作用。过几天再试,然后下个月先测顶级域名,来确定直接填写顶级域名是否对所有二级域名有效。

 

第②种 JS接口安全域名:是配置所配置的域名下的网页可调用 JS-SDK。可配置 5 个一级或一级以上域名(个人理解是“任何级域名”,即填写了 b.a.com 对 c.b.a.com 也有效,但对 c.z.a.com 无效,待测。如果我们拥有顶级域名对应网站的控制权(上传验证文件到网站根目录),直接填写顶级域名即可)。
使用 JS-SDK 的每个网页都必须注入配置信息(wx.config),而之前必须获取 jsapi_ticket,jsapi_ticket api 的调用次数非常有限,必须全局缓存。而获取 jsapi_ticket 之前必须先获取 access_token,同样需要全局缓存。所以,我们专门做个接口,功能是传入需要使用 JS-SDK 的网页的 url,输出 wx.config 需要用到的配置信息,来实现在不同网页(网站)使用 JS-SDK。

 

第③种 网页授权域名:这是已认证的服务号才能享有的特权,主要作用是获取用户在该服务号中的 openidunionid。可配置 1 个 2 个回调域名(可填写任意级别的域名,但仅对该域名的网页(网站)有效,若填写了 a.comb.a.com 是无效的)。

因此,如果我们需要在不同二级域名甚至不同顶级域名下的网页(以下称之为活动页面)实现用户授权,需要做一个统一的代理授权页面(回调域名当然是填写这个页面所在的域名),引导用户依次打开:微信授权页面 - 代理授权页面 - 活动页面,根据开发说明文档,具体实现如下:

当用户第一次打开活动页面时,引导打开微信授权页面(https://open.weixin.qq.com/connect/oauth2/authorize),其中参数 redirect_uri 指定回调地址,即代理授权页面地址,参数 state 指定活动页面地址。微信授权页面返回 code 和 state,code 作为换取网页授权 access_token 的票据。到这一步,本来可以由代理授权页面直接拿这个 code 去换取 access_token、openid 和 unionid 了,但是由于当前用户还在 302 重定向过程中,将这些信息带入到活动页面时势必导致信息泄露,所以这里将 code 追加到 state 指定的网址上后重定向到活动页面,活动页面拿到 code 再通过服务器端向代理授权页面所在服务器请求 openid 和 unionid,并将它们保存于 Session 中视为用户登录。这样,服务号的 appid 和 secret 也能得到保护。代理授权页面请求的微信服务器接口地址是 https://api.weixin.qq.com/sns/oauth2/access_token

注:网页授权 access_token 不同于 JS-SDK 中使用的全局唯一接口调用凭据 access_token,没有请求次数限制。 

流程既然通了,实现逻辑可以这样设定:

活动页面首先判断 Session 中是否有 openid 或 unionid,若有表示已授权登录;没有再判断地址栏是否有 code 参数,若有则调用代理授权页面所在服务器的接口,用 code 换 openid 和 unionid;没有则直接重定向到代理授权页面,带上 state。用 code 换 openid 和 unionid 时若成功则保存至 Session,若失败则仍然重定向到代理授权页面,带上 state,特别注意 state 中的活动页面地址确保没有 code 参数。


第④种 JSAPI支付授权目录:涉及到微信支付时用到,顾名思义是固定某一个网站内的某个目录,以“/”结尾。最多可添加 5 个。如果支付页面在目录 https://www.a.com/b/ 下,那么可以填写 https://www.a.com/b/ 或 https://www.a.com/(建议后者),暂未测试填写 https://a.com/ 会不会起作用。涉及支付安全,建议设置支付页面的最深一层不可写的目录,以防目录内被上传后门文件带来的安全隐患。


第⑤种 小程序业务域名:任何需要在小程序的 web-view 组件中打开的网页,都必须配置小程序业务域名,限制 20 个。该域名要求必须 https,可填入“任何级域名”(建议填顶级域名,即填写了 a.com 对 b.a.com 也有效。如果我们拥有顶级域名对应网站的控制权(上传验证文件到网站根目录),直接填写顶级域名即可)。


第⑥种 IP白名单:仅填写管理全局 access_token 的中控服务器的 IP。

 

总结:在上述自定义接口部署完成后,如果微信中的网页想获取用户的 unionid,则不需要配置域名,直接使用统一的代理授权即可;如果需要使用 JS-SDK 功能,如分享、上传等等,则需要配置 JS 接口安全域名;如果有表单,最好配置一下业务域名。


本文系个人经验总结,部分结果未经证实,欢迎指正!QQ:940534113

xoyozo 9 年前
8,403

公众号必须是服务号

PC上显示服务号生成的带参数的二维码

微信扫描关注后即发送口令或显示授权按钮

PC上验证口令或自动被授权,实现登录、下载文件或其它功能

xoyozo 9 年前
4,998

升级“微信登录 1.1.6”插件后,发现微社区发帖提示“抱歉,您的请求来路不正确或表单验证串不符,无法提交”,查看更新日记发现微社区域名更换为 wsq.discuz.com,导致表单验证不通过的原因就是它了。

解决方法是打开:\source\class\helper\helper_form.php

找到:'http://wsq.discuz.qq.com', 24

或:'http://wsq.discuz.qq.com/', 25

替换为:'http://wsq.discuz.com/', 22

然后清空目录:\data\cache\qrcode\

至于帖子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的标题和图片不正常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办法解决,听说是该插件要收费的节奏,具体可以参与官方讨论:

http://www.discuz.net/forum-2-1.html

另外,如果发现微社区里的用户头像或表情不能正常显示,一般是由于做了防盗链引起的,只要在白名单里加上 *.discuz.com 就行了

xoyozo 9 年前
5,560

有个案例:一张矩形照片头像要用圆形加边框的方式显示到页面上,并且当鼠标移到上面时,边框不动,图像会在边框内部渐变放大一些。

很容易地,我们想到这样的布局:

<style>
  #div_face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border: 3px solid #CCC; border-radius: 50%; overflow: hidden; }
  #div_face img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transition: all .5s ease-out; }
  #div_face img:hover { transform: matrix(1.04,0,0,1.04,0,0); }
</style>
<div id="div_face">
  <img src="/App_Themes/2016/images/temp.jpg" />
</div>

可是……渐变过程中竟然变回矩形了,动画结束又恢复正常。于是改进了一下:

<style>
  #div_face { position: relative;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border: 3px solid #CCC; border-radius: 50%; overflow: hidden; z-index: 1; }
  #div_face img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transition: all .5s ease-out; z-index: 0; }
  #div_face img:hover { transform: matrix(1.04,0,0,1.04,0,0); }
</style>

搞定!

xoyozo 9 年前
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