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conf 中使用 resolver 设置了 DNS 后,nginx 会遵循这个指令,而不是直接使用系统的 hosts 配置。
所以,如果 resolver 设置了外部 DNS(譬如一般的公共 DNS),在 access_by_lua_block 中使用 resty.http 库发起对包含域名的网址的请求,会忽略 hosts 的设置。
解决方案:
1、修改 resolver 指向为本机 DNS。(AI 推荐,实测无效,可以研究一下配合 dnsmasq 使读取 hosts)
查看本机 DNS 的命令:
cat /etc/resolv.conf
或
nmcli dev show | grep DNS
2、request_uri 中直接请求带 IP 地址的网址。
要求这个网站允许直接使用 IP 地址访问。
需要禁用 SSL 验证(ssl_verify = false)。

目标: 在运行 HarmonyOS Next 的华为 MateBook Pro 上侧载安装第三方应用程序。
注:本教程同样适用于在运行 HarmonyOS Next 的华为手机上侧载安装第三方应用程序。
所需准备
一台运行 HarmonyOS Next 的华为 MateBook Pro。
一台 Windows 电脑。
一根数据线:
USB-A to Type-C
或 Type-C to Type-C (确保能将两台电脑连接)。
网络连接:两台电脑需在同一局域网下(用于无线调试连接)。
步骤详解
第一步:鸿蒙 PC (MateBook Pro) 端设置 (启用开发者模式与调试)
连接设备: 使用数据线将鸿蒙 MateBook Pro 连接到 Windows 电脑。
打开设置: 在鸿蒙 PC 上,进入
设置
。进入关于本机: 在设置中,找到并点击
关于本机
或您的电脑型号
。启用开发者模式:
在“关于本机”界面,找到
软件版本
或HarmonyOS 版本
。连续点击
软件版本/HarmonyOS 版本
文字 5 次以上。系统会提示“您已处于开发者模式”或提示重启进入开发者模式。按提示重启电脑(如果需要)。
打开开发者选项:
重启后,回到
设置
->系统
->开发者选项
(路径可能略有不同,在“系统和更新”或“隐私与安全”下查找)。启用 USB 调试:
在开发者选项中,找到
USB 调试
,将其开启。首次开启时,可能会弹出提示(连接线后或稍后操作时),点击
允许
。注意提示:系统可能提示“Matebook Pro 上的右上角的 Type-C 口可以进行调试”,确保使用正确的接口连接调试线。如果弹出“始终允许本机调试”选项,勾选并允许。
启用并记录无线调试信息:
在开发者选项中,找到
无线调试
,将其开启。开启后,系统会显示一个 IP 地址和端口号(例如
192.168.x.x:xxxxx
)。务必准确记下这个 IP 地址和端口号,后续在 Windows 端连接时必须用到。至此,鸿蒙 PC 端的准备工作完成。
第二步:Windows 电脑端操作 (使用小白调试助手)
获取工具和 HAP 包:
访问包含 HarmonyOS Next 可用 HAP 包的资源(如 GitHub 上的相关仓库,搜索 “HarmonyOS Next HAP”)。
下载小白调试助手:
在工具仓库中找到
小白调试助手
或类似名称。点击
Latest
(最新版本)。点击
Download
下载其 Windows 版压缩包(.zip
文件)。下载目标应用的 HAP 包(以 ClashBox 为例,你也可以使用自己已有的 .hap 文件):
在应用仓库中找到
ClashBox
。同样点击
Latest
->Download
下载其 HAP 包(.hap
文件)。准备小白调试助手:
将下载的小白调试助手压缩包解压到一个非中文且无空格路径的文件夹。
进入解压后的文件夹,找到可执行文件。双击运行。根据 Windows SmartScreen 或安全软件提示(若有),选择
更多信息
->仍要运行
。登录华为开发者账号 (强烈推荐):
在小白调试助手界面,找到登录入口(通常在界面顶部或设置中),点击
登录
。使用您的华为开发者账号登录(登录时,您的华为手机可能会收到验证码,或在鸿蒙PC上验证)。
输入验证码,并在授权请求页面点击
允许
。登录成功后,界面通常会显示您的账号昵称或ID。重要: 开发者账号签发的应用证书有效期通常为 6 个月,普通账号仅 14 天。为方便使用,建议申请华为开发者账号。
连接鸿蒙设备:
在小白调试助手主界面,找到
连接设备
、添加设备
或类似功能的按钮并点击。在弹出的连接窗口(通常是输入IP和端口的对话框)中:
输入您在鸿蒙 PC 上
无线调试
功能中记录的 IP 地址。输入记录的 端口号。
点击
确定
、连接
或OK
。连接成功:如果地址和端口输入正确,且鸿蒙 PC 的开发者选项已开启无线调试:
鸿蒙 PC 可能弹出调试请求(“允许调试?”),勾选“始终允许”并点击
允许
。小白调试助手界面会显示“连接成功”或目标设备信息。
(若未弹出提示框但连接成功,也属正常)
第三步:安装第三方 HAP 包
选择 HAP 包:
确保设备已连接成功。
在小白调试助手界面,找到
选择 HAP
、加载 HAP
、安装应用
或类似按钮(通常在文件菜单或主功能区)。点击该按钮,浏览文件系统,找到您下载好的目标 HAP 文件(如
ClashBox-xxx.hap
),选中并点击打开
。开始安装:
选择好 HAP 文件后,小白调试助手界面通常会激活
开始调试
、安装
或运行
按钮。点击
开始调试
或安装
。等待安装完成:
小白调试助手会开始处理 HAP 包:进行签名、推送到设备并安装。
观察进度条或日志输出,耐心等待直至提示“安装成功”。
第四步:在鸿蒙 PC 上使用安装的应用
安装完成后,返回您的鸿蒙 MateBook Pro。
在桌面或
开始菜单
中,查找您刚刚安装的应用图标(如ClashBox
)。点击图标即可启动使用该应用。
常见问题处理
签名错误/证书问题:在小白调试助手内寻找 **
清理缓存
、重置证书
、重新登录
** 或类似选项。执行后,重新登录开发者账号,再尝试安装。确保登录的是开发者账号。Java 环境报错:如果小白调试助手提示需要 Java 环境(如
java
命令未找到),按照其提示点击安装,它会引导下载并安装所需的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RE)。连接失败:
检查鸿蒙 PC 的
无线调试
IP 和端口号是否变化(息屏、重启、网络切换可能导致变化),在开发者选项里重新确认并输入。确保两台电脑在同一局域网。
检查鸿蒙 PC 的 **
USB 调试
和无线调试
是否已开启**。尝试在鸿蒙 PC 的开发者选项中关闭再重新开启
无线调试
,获取新的端口号。其他报错:查阅小白调试助手官方的使用说明或 GitHub 仓库的 Issue 区寻求解决方案。

临界区与 lock 关键字
核心作用:
通过将多线程访问串行化,保护共享资源或代码段。lock 关键字是 Monitor 类的语法糖,提供异常安全的临界区实现。
实现示例:
// 创建私有静态只读对象 // private static readonly object _lockObj = new object(); private static readonly System.Threading.Lock _locker = new(); // .NET 9+ 推荐使用 Lock 类型,避免传统 object 的性能损耗 public void ThreadSafeMethod() { lock (_lockObj) { // 临界区代码(每次仅一个线程可进入) } }
超时机制:
高并发场景可结合 Monitor.TryEnter 设置超时,避免无限等待:
if (Monitor.TryEnter(lockObject, TimeSpan.FromSeconds(1))) { try { /* 操作 */ } finally { Monitor.Exit(lockObject); } }
关键特性:
用户态锁(无内核切换开销)
自动调用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
必须使用专用私有对象作为锁标识
注意事项:
❌ 避免锁定this、Type实例或字符串(易引发死锁)
❌ 避免嵌套锁(需严格按顺序释放)
✅ 推荐readonly修饰锁对象
❌ lock 不适用于异步代码(async/await),需使用 SemaphoreSlim 实现异步锁
互斥锁(Mutex)
核心作用:
系统级内核锁,支持跨进程同步,但性能开销较高(用户态/内核态切换)。
实现示例:
using var mutex = new Mutex(false, "Global\\MyAppMutex"); try { // 等待锁(最大等待时间500ms) if (mutex.WaitOne(500)) { // 临界区代码 } } finally { if (mutex != null) { mutex.ReleaseMutex(); } }
关键特性:
支持跨应用程序域同步
线程终止时自动释放锁
支持命名互斥体(系统全局可见)
适用场景:
单实例应用程序控制
进程间共享文件访问
硬件设备独占访问
信号量(Semaphore)
核心作用:
通过许可计数器控制并发线程数,SemaphoreSlim为轻量级版本(用户态实现)。
实现对比:
类型 跨进程 性能 最大许可数 Semaphore ✔️ 低 系统限制 SemaphoreSlim ❌ 高 Int32.Max 代码示例:
// 创建初始3许可、最大5许可的信号量 var semaphore = new SemaphoreSlim(3, 5); semaphore.Wait(); // 获取许可 try { // 资源访问代码 } finally { semaphore.Release(); }
异步编程
private readonly SemaphoreSlim _asyncLock = new(1, 1); public async Task UpdateAsync() { await _asyncLock.WaitAsync(); try { /* 异步操作 */ } finally { _asyncLock.Release(); } }
典型应用:
数据库连接池(限制最大连接数)
API 请求限流
批量任务并发控制
事件(Event)
核心机制:
通过信号机制实现线程间通知,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 信号重置方式 唤醒线程数 AutoResetEvent 自动 单个 ManualResetEvent 手动 所有 使用示例:
var autoEvent = new AutoResetEvent(false); // 等待线程 Task.Run(() => { autoEvent.WaitOne(); // 收到信号后执行 }); // 信号发送线程 autoEvent.Set(); // 唤醒一个等待线程
高级用法:
配合WaitHandle.WaitAll实现多事件等待
使用ManualResetEventSlim提升性能
读写锁(ReaderWriterLockSlim)
核心优势:
实现读写分离的并发策略,适合读多写少场景(如缓存系统)。
锁模式对比:
模式 并发性 升级支持 读模式(EnterReadLock) 多线程并发读 ❌ 写模式(EnterWriteLock) 独占访问 ❌ 可升级模式 单线程读→写 ✔️ 代码示例:
var rwLock = new ReaderWriterLockSlim(); // 读操作 rwLock.EnterReadLock(); try { // 只读访问 } finally { rwLock.ExitReadLock(); } // 写操作 rwLock.EnterWriteLock(); try { // 排他写入 } finally { rwLock.ExitWriteLock(); }
最佳实践:
优先使用ReaderWriterLockSlim(旧版有死锁风险)
避免长时间持有读锁(可能饿死写线程)
原子操作(Interlocked)
原理:
通过CPU指令实现无锁线程安全操作。
常用方法:
int counter = 0; Interlocked.Increment(ref counter); // 原子递增 Interlocked.Decrement(ref counter); // 原子递减 Interlocked.CompareExchange(ref value, newVal, oldVal); // CAS操作
适用场景:
简单计数器
标志位状态切换
无锁数据结构实现
自旋锁(SpinLock)
核心特点:
通过忙等待(busy-wait)避免上下文切换,适用极短临界区(<1微秒)。
实现示例:
private SpinLock _spinLock = new SpinLock(); public void CriticalOperation() { bool lockTaken = false; try { _spinLock.Enter(ref lockTaken); // 极短临界区代码 } finally { if (lockTaken) _spinLock.Exit(); } }
优化技巧:
单核CPU需调用Thread.SpinWait或Thread.Yield
配合SpinWait结构实现自适应等待
同步机制对比指南
机制 跨进程 开销级别 最佳适用场景 lock ❌ 低 通用临界区保护 Mutex ✔️ 高 进程间资源独占 Semaphore ✔️ 中 并发数限制(跨进程) SemaphoreSlim ❌ 低 并发数限制(进程内) ReaderWriterLockSlim ❌ 中 读多写少场景 SpinLock ❌ 极低 纳秒级临界区 Interlocked - 无锁 简单原子操作
选择原则:
优先考虑用户态锁(lock/SpinLock/SemaphoreSlim)
跨进程需求必须使用内核对象(Mutex/Semaphore)
读写比例超过10:1时考虑读写锁
自旋锁仅用于高频短操作(如链表指针修改)
通过以上结构化的分类和对比,开发者可以更精准地选择适合特定场景的线程同步方案。建议在实际使用中配合性能分析工具(如BenchmarkDotNet)进行量化验证。
💡 ASP.NET 的异步编程(async/await)本质是单进程内的线程调度,不算“跨进程”。每个 IIS 应用程序池对应一个独立的工作进程(w3wp.exe),不同用户访问同一应用程序池下的 ASP.NET 网站,两者的请求均由同一个 w3wp.exe 进程处理。可能跨进程的场景有:Web Garden 配置、多应用程序池部署等。
在 C# 中,除了常规锁机制(如 lock、Mutex、Semaphore 等),还有一些内置类型通过内部锁或无锁设计实现线程安全。以下是常见的几类:
线程安全集合(System.Collections.Concurrent)这些集合通过细粒度锁或无锁算法(如 CAS)实现线程安全,适合高并发场景。
ConcurrentDictionary:分段锁机制,将数据分片存储,每个分片独立加锁,减少锁竞争。
ConcurrentQueue / ConcurrentStack:基于原子操作(Interlocked)保证线程安全。
ConcurrentBag:每个线程维护本地存储,减少争用,适合频繁添加和移除的场景。
BlockingCollection:基于 ConcurrentQueue 和信号量(SemaphoreSlim)实现生产-消费者模式,支持阻塞和超时。
不可变集合(System.Collections.Immutable) 通过数据不可变性实现线程安全(无需锁),每次修改返回新对象。
Lazy 的线程安全初始化(Lazy<T>) 通过锁或 Interlocked 确保延迟初始化的线程安全。
通道(System.Threading.Channels)用于异步生产-消费者模型,内部通过锁和信号量管理容量限制。
内存缓存(System.Runtime.Caching.MemoryCache)内部使用锁保护共享状态,确保线程安全。
原子操作类型(Interlocked 类、Volatile 关键字、Unsafe 类)通过 CPU 指令实现无锁线程安全。
其他同步工具(Barrier、CountdownEvent)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锁,但用于协调线程。

在 .NET Framework 的缓存管理中,cacheMemoryLimitMegabytes 是一个关键配置属性,用于控制内存缓存(MemoryCache)实例的最大内存占用。以下是其具体用法及实现细节:
基本定义与作用
功能:通过 cacheMemoryLimitMegabytes 可设置 MemoryCache 实例允许占用的最大内存(单位:MB)。若缓存数据超过此限制,系统会自动淘汰旧条目。
默认值:默认值为 0,表示缓存基于计算机的物理内存自动管理(例如根据可用内存动态调整)。
配置方式
通过配置文件(web.config)
在 web.config 的 <system.runtime.caching> 节点下配置 namedCaches,示例:
<configuration> <system.runtime.caching> <memoryCache> <namedCaches> <add name="Default" cacheMemoryLimitMegabytes="500" physicalMemoryLimitPercentage="50" pollingInterval="00:05:00" /> </namedCaches> </memoryCache> </system.runtime.caching> </configuration>
参数说明:
cacheMemoryLimitMegabytes:最大内存限制(例如 500 表示 500MB)。
physicalMemoryLimitPercentage:允许使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可选)。
pollingInterval:缓存清理策略的轮询间隔(例如每5分钟检查一次)。
通过代码动态配置
在初始化 MemoryCache 时,通过 NameValueCollection 传递参数:
var config = new NameValueCollection { { "cacheMemoryLimitMegabytes", "500" }, { "physicalMemoryLimitPercentage", "50" }, { "pollingInterval", "00:05:00" } }; var cache = new MemoryCache("CustomCache", config);
此方式适用于需要动态调整缓存策略的场景。
注意事项
优先级规则:
若同时配置了 cacheMemoryLimitMegabytes 和 physicalMemoryLimitPercentage,系统会选择两者中较小的值作为限制。
分布式缓存兼容性:
此属性仅适用于进程内缓存(如 MemoryCache),若使用 Redis 等分布式缓存需通过其独立配置管理内存。
监控与调试:
建议结合性能计数器(如 ASP.NET Applications 类别下的 Cache Total Entries)或日志记录模块(参考 web.config 的 <system.diagnostics> 配置)监控实际内存占用。
应用场景示例
场景:一个电商网站需要缓存商品目录数据,限制最大内存为 1GB。
配置实现:
<add name="ProductCatalogCache" cacheMemoryLimitMegabytes="1024" pollingInterval="00:10:00" />
代码调用:
var productCatalog = MemoryCache.Default["ProductCatalog"];
常见问题
Q:设置为 0 时缓存会无限制增长吗?
A:不会。此时缓存基于系统物理内存动态管理,通常上限为总内存的 70%-90%。
Q:如何验证配置已生效?
A:可通过 MemoryCache.GetCount() 统计条目数量,或使用性能监视器跟踪内存占用。

Ollama 默认是仅本地访问,接口地址是:http://localhost:11434
开放外部访问需要设置两个环境变量:
OLLAMA_HOST=0.0.0.0
OLLAMA_ORIGINS=*
第一步,设置环境变量
macOS:
在终端中运行命令
launchctl setenv OLLAMA_HOST "0.0.0.0"
launchctl setenv OLLAMA_ORIGINS "*"
Windows:
打开“环境变量”配置框
添加两个用户变量:
Linux:
使用 systemctl 设置环境变量
调用 systemctl edit ollama.service 编辑 systemd 服务配置
在 [Service] 下方添加:
[Service]
Environment="OLLAMA_HOST=0.0.0.0"
Environment="OLLAMA_ORIGINS=*"
第二步,重启 Ollama
环境变量配置完成后,重启 Ollama。
第三步,开放防火墙端口
Windows:
进入“高级安全 Windows Defender 防火墙” → “入站规则” → 新建规则 → 允许 TCP 端口 11434。
第四步,验证
获取本机局域网 IP。
Windows:ipconfig
Linux/macOS:ifconfig
访问网址:http://<ip>:11434
若返回 Ollama is running 则表示连接正常。

本文介绍 Token 认证和 HMAC 认证两种方式。
一、Token 接口认证方式
原理:
客户端使用账号密码等信息登录,服务器验证通过后生成一个 Token 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在后续的请求中携带这个 Token,服务器通过验证 Token 来确认用户的身份和权限。
应用场景:移动应用、Web 应用(特别是 SPA)
优点:
无状态性,即服务器不需要存储用户的会话信息。
易于实现跨域认证。
缺点:
Token 可能被窃取,应使用 HTTPS、不暴露在 URL 中、使用 HttpOnly 的 Cookie、对 Session ID 进行验证、设置合理过期时间、对 Token 进行加密等措施加强防范。
二、HMAC 接口认证方式
原理:
客户端将消息M与密钥K连接起来,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得到 HMAC 值,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使用相同的密钥和请求参数重新计算 HMAC 值,如果与客户端发送的签名一致,即是合法请求。
优点:
安全性较高,攻击者很难伪造 HMAC 值,截获并篡改数据也无法通过服务端验证。
计算效率较高,哈希函数(如 MD5、SHA-1、SHA-256 等)计算效率比较高。
缺点:
密钥的更新和管理比较麻烦。
扩展:
在消息体中添加时间戳以防止重放攻击。
加密隐私数据:可以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如 AES)或非对称加密算法(如 RSA、ECC 等)对部分隐私数据进行加密。非对称算法虽然更安全,但速度较慢,如需加密大量数据,可以考虑使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然后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对称密钥进行加密。

连接 Filezilla Server 时提示“服务器的证书未知。请小心验证证书以确信该服务器可信任。”
解决办法:登录服务器,打开 Administrator FileZilla Server,菜单中选择 Server,Configure,点击左侧的 Administration,切换到 Connection security 页,点击 Generate new 按钮,OK。
Protocols settings 的 FTP and FTP over TLS(FTPS) 中同样也需要点击 Generate new。

在 access_by_lua_block 代码块中实现远程鉴权:
#鉴权-START #resolver 223.5.5.5; # cat /etc/resolv.conf access_by_lua_block { local http = require("resty.http") local httpc = http.new() httpc:set_timeout(500) -- 连接超时 local res, err = httpc:request_uri("https://鉴权地址/", { method = "GET", headers = { ["X-Real-IP"] = ngx.var.remote_addr, ["User-Agent"] = ngx.var.http_user_agent, ["X-Forwarded-Host"] = ngx.var.host, ["X-Forwarded-Uri"] = ngx.var.request_uri, }, ssl_verify = false, -- 禁用 SSL 验证 timeout = 500, -- 读取超时 }) if not res then ngx.log(ngx.ERR, "Failed to request: " .. err) end if res and res.status == 403 then ngx.exit(ngx.HTTP_FORBIDDEN) -- return ngx.redirect("https://一个显示403友好信息的页面.html") end } #鉴权-END
注意更改接口地址和友情显示 403 页面地址。
本示例仅捕获 403 状态码,500、408 等其它异常情况视为允许访问,请根据业务需求自行添加状态码的判断。
若超时也会进入
if not res then
代码块。建议将此代码部署在 nginx 主配置文件的 http 代码块中(宝塔面板中的路径:/www/server/nginx/nginx/conf/nginx.conf),如果你只想为单个网站鉴权,也可以放在网站配置文件的 server 块中。
若鉴权接口在私网中,建议将鉴权接口域名和私网 IP 添加到 hosts 文件中。
附
直接输出字符串
ngx.header.content_type = "text/plain"; ngx.say("hello world!")
输出到日志
ngx.log(ngx.ERR, "Response status: " .. res.status)
日志在网站的 站名.error.log 中查看。
宝塔面板查看方式:日志 - 网站日志 - 异常
若想获取服务器 CPU 使用率等信息并传递给远程鉴权接口,请参考此文。
常见问题
no resolver defined to resolve
原因:没有定义 DNS 解析器
解决方法:在 http 块或 server 块中添加
resolver 8.8.8.8 valid=30s;
,推荐使用接入商自己的公共 DNS,如果走内网,推荐使用本机 DNS。unable to get local issuer certificate
原因:没有配置 SSL 证书信息
解决方法:添加 request_uri 参数:
ssl_verify = true, -- 启用 SSL 验证 ssl_trusted_certificate = "证书路径", -- 指定 CA 证书路径
或
ssl_verify = false, -- 禁用 SSL 验证
若您不想用 lua,可以用 nginx 原生自带的 auth_request 模块来实现。

安装依赖
sudo yum install -y epel-release sudo yum install -y lua lua-devel gcc make
下载安装 LuaRocks
访问 LuaRocks 的官方网站 获取最新版本的 LuaRocks。你可以使用 wget 命令下载:
wget https://luarocks.org/releases/luarocks-x.x.x.tar.gz tar zxpf luarocks-x.x.x.tar.gz cd luarocks-x.x.x ./configure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设置环境变量(可选)
通常,LuaRocks 会自动处理这一步,但如果需要手动设置,可以编辑 ~/.bash_profile 或 ~/.bashrc 文件,添加以下行:
export PATH=$PATH:/usr/local/bin
然后运行以下命令使更改生效:
source ~/.bash_profile
验证安装
luarocks --version
